作者:昝秀丽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今日(12月22日),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
根据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年报名人数达到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
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中,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等专业在各高校中出现频率较高。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河南、江西、河北增幅较大往届生占比近半数
从年考研的报名情况来看,在公开报名人数的部分省份,不少地区的报考人数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河南、江西、河北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5.6%、24.8%、22.1%。
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虽然报名人数大幅增长,但研究生报录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即竞争难度并没有增加。
其中,年报名人数的下滑、但招生数量继续增长,导致报录比降至2.8:1,随后几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报录比有所上升,到年达到3.3:1。在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考生数量大幅增加,报名数量达到万人,录取72万,报录比再次降到3:0以下,达到2.9:1。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考研热”为何持续升温?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根据考研动机调查显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为首要动机,占比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在当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升级、高等教育整体规模日益扩大背景下,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规模扩张仍然没有停步,在今年万毕业生的基础上,明年毕业生总数再增长14万,达到万,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再加上归国的50多万学生,总量将高达万。鉴于此,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的势头仍将延续。
报名人数的增长也源于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今年迎来改革开放40年,年也是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年我国招收第一批研究生,研究生招生数量仅有人,到年研究生招收人,增加了大约74倍。
年将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后,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从59万人增长至72万人,博士招生从7.7万人,增长至8.4万人。年以来,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的增长率大多维持在4%左右,而在年硕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22%,博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8.5%。
而在“双一流”建设启动后,不少著名大学在稳定甚至缩减本科培养规模的同时,大幅扩张研究生教育。报告统计显示,从一流大学公布的年招生计划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8所高校大幅增加招生计划。从学科来看,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的招生增幅最大。报告指出,教育学、工学、管理学在年大幅增加,分别达到5.4万、25万、11.6万人,较上一年增幅达到70%、27%、61%。
此外从家庭因素分析,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闫欢认为,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家长对学生教育资金投入的增长,让学生养家的负担变小,追求高学历、好工作自然就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虽然近几年高校纷纷进行研究生扩招,但对于考生来说,竞争压力有增无减,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高校中接收推免生比例的提高。
报告统计显示,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近年来部分高校接收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半数。例如,浙江大学年接收推免生占比达54%;北京大学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保险硕士、统计学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复旦大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推免比例达到%。
“考研热”还需冷思考
业内人士认为,“考研热”反映了青年人希望提高学历,提升就业的竞争力,但也需要注意考生在考研中存在的一些倾向,如部分考生报考时盲目追逐热门专业等。
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从各学科招生情况看,教育学、工学、管理学在年大幅增加,分别达到5.4万、25万、11.6万人,较上一年增幅达到70%,27%,61%。工学占比依旧最高,比例达35%。
工学招生体量最大,但报名人数明显不如管理类、法学类、医学类专业,大量高校工学类专业出现报名人数低于计划数,甚至无人报考的局面。整体来看,工学分数线逐年下降,医学、法学、管理类专业学位分数线成上涨趋势。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数据显示,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中,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等专业在各高校中出现频率较高,可见,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就业前景是多数考生考虑的首要因素。
从各院系的报录比来看,医学、法学、管理类院系均高于工程类院系,而且差距悬殊,报考热度对比明显。
对此,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玉杰说,“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报考专业的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结合个人专业、优势和兴趣爱好,科学规划选择目标。考生报考专业不能盲目跟风‘押宝’,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什么‘火’就考什么。”王玉杰表示,社会变化快,前些年受到热捧的经管专业毕业生,今年在传统金融领域就业就遇到一定程度的挑战。
此外,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熊炎认为,“考研热”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可以改进培养方式,进一步明确学硕与专硕之分,合理引流,实现从‘漫灌’式学硕培养到‘滴灌’式学硕、专硕精准培养。”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