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金融数字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发展金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与数字经济高度契合的数字金融应运而生,涵盖了传统金融的数字化、移动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并逐步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新引擎。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数字金融在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助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字金融能够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数字金融以数据为基础、技术为驱动,通过信息流、技术流来加速资金流、产业流流动,能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更高效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配置资源,推动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高效集约的发展模式转变。


  数字金融能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数字金融能够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加大对双循环“卡脖子”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精准、安全、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此外,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中,数字金融能够与其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丰富应用场景、拓展新兴市场,不断催生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数字金融能够助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利用创新金融支付、升级金融基础设施、发行数字货币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输出数字金融服务,能够积极联通两个市场,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助力企业便利化开展对外投资,加快推动跨国技术转移,吸引高端创新成果落地,进而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数字金融能够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精细化的“穿透式”数字金融安全网,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能够有效防范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域的风险传递,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


  数字金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正确金融价值观的引领下,围绕人民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建设完善便利性好、调控性强、透明度高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能够加快改善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挖掘消费潜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数字金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在数据治理机制、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数据治理机制不完善。一是高质量数据汇聚不足。在互联网沉淀的海量数据中,可用于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数据较为分散;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上下游数据未能打通,“数据休眠”现象严重;政府部门高质量数据开放不足,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二是数据管理机制不健全。数据采集没有统一标准,更新频率较慢,兼容性较差;数据权属界定不清,存在权责混乱、多头管理等问题。三是数据安全保护不足。数据具有易复制、易篡改等特点,针对数据安全保护的技术研发不足、保护机制仍不完善,数据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一直是掣肘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痛点。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底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金融数据汇聚设施、传输设施和应用设施等。上述基础设施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其完善程度和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资金融通、资源配置、风险监测以及政策传导等的质效。当前,各大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平台,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问题,同时众多中小金融机构囿于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不足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数字化转型需要。


  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不完备。当前,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满足企业全方位需求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建设不完备,企业无法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通过线上平台“一站式”获取股权、债权、担保、保险等多元化、多维度的金融服务。整合线上金融资源、发挥数字金融优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发展数字金融的意义所在。


  发展数字金融的建议


  筑牢数据治理之基。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机制,充分汇聚政务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等,打破数据壁垒。构建数据要素分析架构,科学界定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并根据数据类型和特征建立不同的管理规则。利用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融合环境,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和分级分类管理。


  做好新型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要顺应国际局势、市场环境、产业模式的新变化、新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考虑,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要建设涵盖数据、征信、支付、交易等的新型基础设施,建立高效安全的数字金融资源汇聚、流转、分配和应用体系,鼓励市场化机构参与建设,公益性机构运营管理,确保其发展目标与大众利益一致。


  构建全周期全方位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体系。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对象构建数字金融服务形态,推动传统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普惠金融为例,要根据其“信用风险大、交易成本高”的特点,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以及涵盖银行、信托、融资租赁、小贷、保理等金融和类金融工具的全方位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各类金融工具的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协同化,促使数字普惠金融供给体系能够输出更及时、更多元、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北京金控集团实践探索


  作为全国5家金控公司模拟监管试点单位之一、全国第一家获得央行受理申请的地方金控公司,北京金控集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数字金融发展新模式,构建了以大数据为基底层、以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为传输层、以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应用层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


  建成数据统合的“统一接口”,构筑大数据统管统用的基底层;依托北京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北京金控集团经市政府授权建成了数据统合的“统一接口”——金融公共数据专区,以前端数据统汇为基础、中端数据统管为保障、后端数据统用为导向,将各方“数据孤岛”连片成池,形成数据维度全、质量优、应用广的数字底座。前端数据统汇方面,完成了近30个委办局20多亿条高价值政务数据的汇聚触达,涵盖约万市场主体的工商、税务、公积金、社保、医保、司法等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统一清洗加工。中端数据统管方面,严格执行《关于推进北京市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建设的意见》,建成数据生产中心、数据储存中心、数据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施,明确界定数据权属关系,实现数据应用授权使用的全程留痕。后端数据统用方面,以小微企业融资为首批数据应用场景,统管接入22家金融机构,通过多方安全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助力业务拓展、风险管控、客户服务等提供合法合规、权威可信、及时完整的数据服务。


  打造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运行、信用互联互通、资源高效流转的传输层。北京金控集团以公共数据驱动多方数据汇聚,利用金融科技打造涵盖大数据、征信、数字交易等在内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汇聚的多维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信用画像,为“长尾客户”匹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一是打造企业征信平台。建成“京云企业征信平台”,借助大数据优势和风险算法模型,开发完成涵盖0余个标签的企业标签体系,对外输出信用画像、财务画像、竞争力画像、社会责任画像等多维度画像,提供征信报告、企业评分、联合建模、风险预警等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场景的多类型产品。支撑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目前已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近亿元。二是打造个人征信平台。依托成立的全国第二家持牌个人征信机构——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以“征信+科技”为核心竞争力,推出身份核验、反欺诈、消费者画像等征信产品和服务,并独创国际领先的公信力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监督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三是打造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基于“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新型数据交易范式的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和国际重要的数据跨境流通枢纽。


  建设数字金融综合服务生态体系,完善服务企业、服务家庭、服务个人的应用层。


  一是服务企业,建成全国首个融合“助贷、助投、助保、助扶”功能的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开放平台——北京小微金服平台,将普惠信贷链条解构为获客、风控、增信、资金等“节点”,分别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核心产能最大化,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输出更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超5万余家,对接融资需求超过亿元,完成授信近亿元。二是服务家庭,打造全面、精准、普惠、安全的首都财富管理基础设施。成立全国首家财富管理行业综合性服务机构——北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家庭画像和产品画像,打造全面、精准、普惠、安全的首都财富管理基础设施。三是服务个人,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成立北京惠民数科公司,承接“北京通”APP运营工作,秉持“身份通、数据通、应用通、民心通”的理念,创新推出亮证、用证、办事、查询、缴费、预约、投诉、通信八大类实用性功能,为市民提供近项综合服务,提升市民公共服务体验,致力建设智慧城市“超级入口”。以此为基础,积极建设服务首都市民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打造全国体验最好的民生卡,通过汇聚社保、政务、生活、金融等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出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便捷性,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作者|孟振全「北京金控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


  文章|《中国金融》年第18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