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行胡昌苗新金融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1#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原标题:《中国金融》

新金融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文章:《中国金融》年第9期

作者:胡昌苗李耘禄‘中国建设银行,胡昌苗系董事会秘书’

日前,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发布了年度业绩报告,田国立董事长在致辞中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建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以新金融行动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强化基础管理和风险管控,取得了十分亮丽的成绩,也让全行员工对从事这一服务社会的美好事业充满自豪和骄傲。截至年末,集团资产总额28.13万亿元,实现净利润.79亿元,ROA、ROE分别为1.02%和12.12%,不良率1.56%,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在落实新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中,建行已然躬身入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开拓新金融思维

近年来,建行以“三个能力”建设为引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主动在识变、求变、应变的过程中,回归金融服务本源,率先布局并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以新的金融思维引领行动,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新金融行动契合中央精神和人民需要。一是建行坚持落实“房住不炒”,发挥住房金融传统优势,大力发展住房租赁战略,回应百姓“住有所居”的期盼,纾解住房焦虑,盘活社会资源,防范地产市场的“灰犀牛”风险。二是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痛点难点问题,纵深推进普惠金融战略、下沉重心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金融资源在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协调配置。三是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深化新金融行动的重要战略支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同业领先。通过资源共享和开放赋能,实践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发挥金融向上向善的内外部效应。

建行将数字化经营作为落实“三大战略”的突破点,按照“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的基本逻辑,形成了一套具有建行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打法,不断健全协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精细管理、制定差异政策,加快培育金融发展新动能。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知行合一的过程。随着战略深入推进,“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搭力续势,新的金融思维和模式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中,把金融产品与服务便捷高效地触达广大客户。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

年报显示,近年来建行全面、完整、深刻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中长期战略转型落地中取得了系统性成果。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建行紧扣科技发展脉搏,适度超前布局,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能力支撑,以创新引领发展。重构业务、数据和技术三大中台,强化C端突围,着力B端赋能,推进G端连接,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场景融合的金融新生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协调是畅通经济的有效手段。建行率先通过住房租赁、普惠金融战略助力解决买房难、买房贵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不协调问题。依托功能提升、闲置利用和老旧改造,助力推动城市更新和城乡协调发展。截至年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推广覆盖全国超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累计上线房源超万套。积极开展存房业务,累计签约房源万套。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45万亿元,成为规模率先过万亿元的银行,余额新增均列市场第一。“惠懂你”线上产品得到李克强总理的点赞和推荐,建行“五化三一”模式也被监管部门和同业推荐。建设54万个“建行裕农通”服务点,将精准扶贫和新金融实践结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绿色是和谐共进的必然路径。建行将绿色发展因子融入各项工作,打造绿色资产负债表,为新金融实践赋予绿色内涵,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综合运用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工具广泛调动各类社会资源,以绿色金融支持和培育绿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改善。截至年末,建行绿色贷款余额1.34万亿元,贷款项目节约标准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节水万吨。

开放为双循环打开广阔空间。建行开放共建建行大学,“金智惠民”公共培训服务累计万人次,使金融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建行全球撮合家”跨境撮合平台陆续上线全球防疫物资、“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特色专区,特别是年为28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撮合各类医疗防疫物资出口1.6亿件,在稳外贸稳外资和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享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建行在全国1.4万多个网点建设“劳动者港湾”,面向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共享网点资源,提供喝水、休息、如厕等便利,并不断丰富功能与服务,引起社会同频共振,也让沉睡的网点焕发新的活力。以科技输出对外赋能,为家中小银行提供成熟的风控系统,提升行业的科技水平和风控能力。依托智慧政务平台,助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实现政银高效链接,搭建万物万业万企万家数据互联的公共服务生态场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进社会整体福祉。截至年末,建行已实现全国31个省份的网点办政务全覆盖,平台注册用户1.2亿,累计业务办理量近10亿笔。

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金融方案

建行牢记金融人的初心使命,利用新金融行动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创新创业活动和产业升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大行作用。

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多措并举畅通国内大循环。通过搭建共享平台、创新金融服务,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助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一方面,发挥传统优势,进一步支持“两新一重”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基础设施贷款较上年新增亿元,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引导金融资源从低效率领域流向高效率的实体部门,疏通金融为实体经济供血输氧的“毛细血管网络”,年民营企业和涉农贷款较上年分别新增亿元和亿元。

持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更好支持做大消费内需基本盘。把握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新机遇,坚持重点中心城市群与县域消费金融新蓝海并重,建设了小微快贷、裕农快贷、个人经营贷等数据化、线上化产品体系,加大信用卡业务发展力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产品供给,有效连接供需两端。聚焦农民工讨薪难等社会痛点问题,以产业链视角创新“民工惠”服务场景。截至年末,信用卡贷款新增亿元,个人消费贷款新增亿元;累计投放“民工惠”专项贷款亿元,让万农民工兄弟由年薪变月薪,及时足额拿到辛苦钱。

协同推动,在更高水平上服务对外开放。统筹运用国际银团、跨境并购、出口信贷、项目融资、金融租赁等产品服务,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与融资便利,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加大外贸信贷投放,年贸易融资投放量1.35万亿元。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率先在同业中推出BCTrade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交易量超亿元,吸引了75家同业的加盟,平台功能不断丰富。

坚持人民至上,应对疫情大考有担当

近年来,建行持续强化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用新金融的理念重塑银行共益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积极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让金融贴近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