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增加对乡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切实增强农村居民金融服务获取意识和农村金融资源承载能力。才能有力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是银行机构按照人民银行统一标准和管理要求,在农村地区创建的提供助农取款、现金服务、金融精准扶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农村金融宣传、农村电商服务等金融服务的综合平台。“普惠金融服务站”打通了农村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极大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
普惠金融服务站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大部分普惠金融服务站都设立在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利的地点,普惠金融服务站的设立,为农户提供了小额现金存取、缴纳社保、各类涉农补助资金等基础金融服务业务。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当地农村没有金融网点的难题,填补了农村腹地金融服务空白。
二、是降低农户获取金融服务成本,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由于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缺失,农民跑到几十里外找银行网点是常见的事,普惠金融服务站进一步夯实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基础金融的需求,有效降低了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减轻了农户奔波劳累之苦,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
三、提供多样化金融业务,实现助农服务“零距离”。普惠金融服务站除提供小额存取款、转账等基础服务之外,还加载了政府家电补贴、退伍军人补贴、退休金、涉农补贴、低保、医保、救济款等资金存取功能,着力确保国家助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在本村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同时配备点钞机、验钞机等银行设备,方便农户使用,还提供征信、人民币反假、防范非法集资金融知识宣传功能,承办银行积极鼓励站点经营者开展电商业务,初步建立起以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站功能为基础,以“互联网+”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为平台的格局,进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务功能。
四、加强银行品牌宣传。承办银行利用“普惠金融服务站”覆盖面广、扎根基层深的优势,以“普惠金融服务站”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宣传覆盖面,向农村客户积极宣传本行信贷、存款等产品以及理财、反假币、反洗钱、金融消费者保护、防范电信诈骗、民间借贷危害等知识,促进贫困人口金融知识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非现金结算意识。
存在问题
一、投入和需求不匹配。一方面,站点建设成本高。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站是由承办银行承担全部费用,据测算,每个站点的机器设备、广告制作成本至少为元,且初期每月还需支付经营者业务补贴等费用,承办银行处于“赔本赚吆喝”状态,财务负担较重。另一方面,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大部分乡镇有银行网点,由于交通的便利性,大多数居民习惯于去乡镇营业网点办理业务,导致站点业务量较小。投入高和业务量较小,造成大部分普惠金融服务站入不敷出。
二、存在资金安全风险和道德风险。一是由于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大多地处农村偏远地区,安全防范措施和防范力量较为薄弱,现金取款功能需要服务站经营者自备现金,容易成为盗窃和抢劫等恶性案件的作案目标,导致资金安全风险增加;二是由于站点助农取款业务受地域、资金投入等条件限制,监控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特别是偏远乡村服务点监控体系处于空白,对服务点的准入把关不严、监管不到位,由此造成服务点服务不规范及其他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如支付假币、私自收费、收取好处、误导客户操作。
政策建议
一、建立政府、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多方协作机制,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应形成政府、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多方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力量共建共享。一是政府依托行政资源优势,在政策出台、财政补贴、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可采取财政补贴、设置助农奖励等方式,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承办银行给予补贴,提升其开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人民银行依托金融管理优势,在业务开办、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成效显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政策重点扶持。三是金融机构依托信贷资金优势,提升业务办理手续费补贴、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积极跟进,对成效显著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给予奖励,同时加大对便民服务点及管理员的资质审核力度,明确管理员的职责和义务,对不合格的网点予以撤销;针对个别便民服务点业务量小、管理员综合能力差、布放位置不合理等情况,银行管理部门应根据便民服务点准入退出机制,及时调整服务点和管理人员。
二、加大风险管控,防范风险隐患。一是采取措施防范业务风险。要严把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准入关,与地方政府配合,筛选出一批有固定场所、运营稳定、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热心为农户服务、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户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应按照“谁布机、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加大对商户的培训力度,对其进行安全用卡、假币识别、风险防范等知识的普及,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对交易记录建立详细完整的信息台账,进行有效监测,银行网点负责人应按月巡检,定期对账。强化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经营者管理监督,同时开展金融安全培训,签订农户信息保密协议,杜绝服务站经营者假借银行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做好安全提示。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配备点钞机、验钞机等识别机具,张贴安全提示,提醒农户注意密码安全,当面核对交易凭条,当面点清现金。协调政府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纳入当地社会治安重点保护对象目录,建立服务站与附近农户联防机制,增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安防能力。
三、为普惠金融服务站赋能。目前,普惠金融服务站主要承担的是小额取款业务,下一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为普惠金融服务站赋能,提供政务、民生、电商、快递、信贷、征信等多位一体的民生服务和金融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站的业务承载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站的战略定位,依托金融服务站真正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