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1月10日公布的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角度来看,年全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91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65.3%,同比高1.7个百分点。
“从金融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可以看出,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重点领域等方面,作出了不小努力。”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日,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召开,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年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清晰而明确的指引。
可以说,银行业的年,强化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是主旋律。而银行业的年,还有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更多“高峰”,在等待他们去攀登。
01
构筑起支持信贷增长的坚实后盾
不辞辛苦奔波于网点和企业,第一时间响应企业的放贷和续贷申请;顶着炎炎烈日穿梭于大街小巷,向周边商户宣传最新信贷政策……从大厦楼宇,到田间地头,到处都有银行信贷员的身影。
去年以来,银行业不断强化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实现了信贷投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这也反映在全年信贷数据上。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截至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面对经济下行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压力,年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大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支持领域不断发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回稳向上和信用平稳扩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银行业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便捷性,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2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年经济工作重要方向,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今年在结构上要重点发力的领域。”曾刚表示。
近日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同样提出,各主要银行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
“银行业在年的重点工作要围绕支持和扩大内需、服务实体产业升级、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和加快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等方面展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曾刚表示。
“对于银行业来说,支持住房消费和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同样是年需要快马加鞭去推进的工作。”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包括六家国有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已就年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开展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等作出了部署和表态。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继续提升自身运营效率,特别是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主动应对来自息差收窄的挑战,才更容易在激烈竞争的环境当中,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曾刚表示。
大家都在看
又有两家村镇银行因被合并而解散两位国有大行副行长履新副省长“阳过”能摘口罩吗?专家回应!◆多地发钱鼓励多生娃◆两位国有大行副行长履新副省长◆两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左希
编辑:韩胜杰杨致远
校对:杨致远
邮箱:fn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