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省份家长注意!选科决策有三大原则:
1、学科能力(符合赋分最大化原则)
2、专业匹配(符合目标大学专业选考要求原则)
3、走班教学(符合所在中学选科科目组合设计)
关于学科能力学生应该做什么?
懂标准:了解新高考的高考评价标准,了解高校招生录取要求,改革后分数依旧是高校录取的重要衡量标准,保证位次靠前。
懂规则:新高考选科后在高考计分方式上与以往不同,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采用转换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分。
懂学科:选科前考生是没有接触学科全貌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探究选考科目的完整学习内容,命题一句,学习方法等学科全貌。
懂自己:总结自身各学科学习状况,分析学科特长,挖掘学科兴趣,评估学科潜在能力。
根据《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沉思鹿老师总结的选科专业要求:
必选政治:
必选历史:
必选生物:
必选化学:
想当飞行员,那么必选物理、化学:
注意经济学、教育学。
经济学门类的经济学类的经济统计学、经济工程、数字经济必须选物理,金融学类的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精算学、金融科技必须选物理。
教育学类的教育技术学必须选物理。
工学门类的建筑类、纺织类不限科目。
选课走班怎么实行?
在原来的班级基础上,分成物理班、历史班,再根据学生选科结果,其他学科再进行小分班。上什么课,就去相应的教室,之后再回到大班级一起上语文、数学、英语。
行政班+教学班模式:有固定的行政班进行班级通知和活动,上课在水平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班级当中进行(某些学校是语数外主科一起进行,另外六科走班),教师分为行政班主任和教学班主任。
全“教学班”制度,分为成绩不同的AB班和科目不同的9个班级,几乎“一人一表”
机会:充分满足选课不同的学生的需求;根据选课不同,成绩层次不同的学生,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挑战:对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挑战;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及班级归属感的挑战。
选课走班的时间点:
半期考试后:
选科动员会。召开家长会,对新高考政策、方案、选科等进行重点介绍。
期末考试前一个月:
初选摸底。开始初选摸底,分新初选结果,做好选科指引,确定所开设的组合。
期末考试前一个周:
完成选科。完成最终的学生选课和数据分析工作。
期末考试后:
完成分半排课。完成行政班和教学班的分半、排课工作,确保下学期开学按照新高考模式顺利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