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完全治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515/4173924.html年1月28日,腾讯金融研究中心首届年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马德伦先生、腾讯公司副总裁江阳女士等领导、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腾讯金融法务合规部总经理、腾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冯明杰先生,以“智能金融法律标准为产业健康发展护航”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著名教授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指出,社会离不开金融,金融也应当服务于社会,我们要通过金融创新,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在实践中,无论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是推动金融创新,践行普惠金融,都需要法治的保障。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法与金融发展的紧密关系。
然而,金融领域的成文法与司法实践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严重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商业实践。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产业各方求同存异,在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行业自律,积极推动金融标准建设,合理平衡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严格控制金融风险,营造有利于智能金融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这些年来,我们深深地感到,做好金融标准化建设,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夯实金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监管部门的领导、行业协会的推动、专业智库的参与、专家学者的互动;需要制定和完善各类金融标准,实现金融交易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需要保证金融服务质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
我们愿在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领导下,与相关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创造有利于促进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健康发展的标准环境,为中国金融科技相关标准“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标准的制定,发挥中国金融科技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方兴未艾,智能金融异军突起,开始对传统金融的技术手段、业务模式、应用场景、服务方式、监管政策、商业伦理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无法回避的是,智能金融作为新生事物难免存在一些不成熟之处。例如,一些机构智能投顾存在算法同质化问题,可能强化羊群效应和市场共振,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有一些机构存在夸大宣传资管产品,误导投资者,违规开展业务的问题。
为此,除了金融监管要跟上智能投顾的发展步伐,适时制定法律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外,行业参与者也要加强协同,做好智能金融领域的标准建设与自律,不断提高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今天,站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上,我们在故宫聚集一堂,共同开启这一前沿课题,是对加强智能金融领域标准化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回应。下面,我从法律角度,谈谈智能金融的行业痛点与金融标准的发力方向,供大家参考。
一、金融隐私与数据保护问题
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不断进步,并开始逐步应用于金融领域,已经成为开立个人银行账户过程中进行身份验证的辅助性手段。生物识别涉及个人的指纹、人脸、虹膜、掌纹、声音、静脉等特征,并与个人身份及相关金融服务紧密联系。但是,除肖像权外,法律多无明确规定,学说也尚未对如何保护个人生物特征形成共识。
除此之外,大型平台企业由于商业模式的原因,集聚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根据现行法律,尚难准确界定权属关系。如何在充分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条件下,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与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从而有效利用存量数据资源,事关智能金融的长期发展。
上述两种情况,都有赖于通过金融标准弥补法律的缺失。实际上,智能金融领域还存在大量与个人金融隐私无关的信息,诸如与巨灾保险有关的气象大数据,与量化交易相关的股市大数据等。智能金融领域大数据种类的多样性,要求标准的制定者看清不同业务模式下大数据的本质特征,分门别类,区别保护。
二、算法决策的公开透明问题
在人工智能领域,确保算法及其决策可以有效接受中立第三方或者监管机构的审查,实现算法决策的透明性和公平性,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