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公布了7月份信贷及社融数据: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预期亿元,前值3.67万亿元;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预期亿元,前值亿元;
7月M2同比增长8.3%,预期8.7%,前值8.6%。
可以说,7月份的货币、信贷、社融,这三项重要的货币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
7月16日央行宣布了降准,为何7月金融数据依然保持低位运行,甚至低于市场预期?政治局会议对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有哪些影响?
7月金融数据为什么低于市场预期?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居民部门新增贷款的回落,主要由于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升级加码,严厉打击短期贷款违规使用,按揭贷款额度也受到管控。
从社融数据来看,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亿元,环比少增2.6万亿元。新增社融低于预期,非标压降和政府债券发行偏慢是主要原因。在防风险的政策要求下,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治理持续从严,表外融资继续呈现压降态势。新增政府债券不及预期,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明显慢于往年,本月政府债券融资仅有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亿元。
社融正处于筑底过程,社融回落体现了治理表外融资的大趋势,政府债券融资的明显偏弱,有望促进政府债券加快发行,从而对社融增速形成支撑,但去年社融基数逐渐走高,也意味着下阶段社融增速大概率维持低位波动。
任泽平团队:
7月存量社融规模.49万亿元,同比增速10.7%,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新增社融同比大幅少增,广义流动性收缩,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走弱。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收紧,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弱,另一方面,7月降准为预防性、对冲性,尚未传导至实体经济。
我们判断,大宗商品通胀的高点已现,经济将逐季放缓,现在处在经济周期的滞胀后期和衰退初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两期转换时点。未来伴随基建发力,财政后置发力,货币宽松周期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货币政策将对资本市场逐步友好。
结构层面,政府债券、表内外融资共同拖累,企业发债修复。
表内融资方面,社融口径信贷同比大幅少增。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同比少增亿元,票据融资放量支撑,信贷结构不佳。
表外融资方面,非标延续压降态势。7月表外融资减少亿元,同比多减亿元。
其他融资方面,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回落。7月政府债券融资亿元,同比大幅多减亿元,政府债发行不及预期,加之国债到期规模较前期增加,导致7月政府债融资规模大幅下降。
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融资同比提升,股票融资同比小幅回落。
信贷增速持平,票据冲量为主要支撑,信贷结构不佳
7月金融机构口径信贷同比增速为12.3%,与上月持平。7月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基本符合预期,但主要由表内票据贡献,信贷结构连续两个月呈现短期化冲量,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放缓。
信贷结构层面,企业中长期贷款年内首现少增,票据融资为主要支撑,居民贷款延续少增
企业贷款方面,短贷小幅少增、票据融资大幅多增,中长期贷款年内首现少增。7月新增企业贷款亿元,同比多增亿元。
居民贷款层面,短期、中长期贷款均大幅少增。7月新增居民贷款亿元,同比少增亿元。
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亿元,同比少增亿元,主因地产调控加码,7月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两年复合增速环比下跌1.2%,打击“学区房”炒作、“假离婚”购房等政策发酵,房地产销售持续降温。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
贷款部分,实体贷款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则7月历来是信贷季节性低点;二则区域疫情、暴雨洪涝、限产限电对实体供给端带来外生冲击,进而使实体对短期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减弱;三则和金融政策趋严有关,在部分一二线城市房贷利率上调、购房条件收紧、监管对经营贷保持高压的背景下,单居民贷款部分就同比少增亿。
政府债券增量仅亿元,是今年2月以来的新低,主要是与7月国债到期规模较高有关。从8-9月部分省份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来看,后续地方债发行会加速,国债到期规模也会下降,政府债券融资将会提速。但去年8-9月亦是政府债券发行大月,月融资规模均在万亿元以上,即使增量表现好转,短期对社融存量增速的拉动效应可能有限。
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8.3%,环比下降0.3个点。从存款表现看,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同比显著少增,财政存款同比略有多增,主要原因在于:(1)居民部门受地方调控与区域疫情等因素影响,信用派生强度偏弱,派生出的存款规模较少;(2)7月股票市场表现不如去年,证券保证金存款可能相对去年偏弱;(3)财政支出进度相对收入端而言,仍然偏慢,广义货币从实体回收至财政后,继续淤积在财政体系。
“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增速触底”和“企业中长期融资同比增速见顶”是观测社融增速触底的两个坐标,以这两个坐标进行划分,信用收缩周期可分为政策收敛驱动和融资需求回落驱动两个阶段。7月债券融资同比增速开始反弹,企业中长期融资增速有所回落,信用收缩有进入第二阶段(经济放缓背景下融资需求驱动)的迹象。进入第二阶段不意味着信用收缩期结束,以历史经验规律线性外推来看,社融存量增速转向典型扩张期可能还需三个季度左右。
一个可能会对经验规律形成扰动的边际变化是年中政治局会议督促下半年财政进度加速。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指出要加强对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的监测分析,即货币政策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