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同回顾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十大新闻 [复制链接]

1#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8769.html

金融时报评出年中国资本市场十大新闻

01

A股上市公司突破家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落地

年11月22日,随着鼎泰高科、矩阵股份在深交所上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家。截至12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家。家上市公司中,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家,占比超五成,资本市场日益成为“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聚集地。

A股突破家上市公司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举措继续推进。年11月,证监会发布《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将从出口端、融资端和入口端三方面入手,提升上市公司群体与国民经济的匹配性,力争到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同时,监管层精准打击“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公司,退市改革取得巨大成效,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加速形成。据统计,年,A股有46家公司退市,其中42家公司被强制退市,数量创A股年度退市历史新高。

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市公司是我国落实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推动“双循环”发展战略的主力军,更为我国所有市场主体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角,是连接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的桥梁,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的提升将有力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年11月22日,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家,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双重助力下,迎来了而立之年后的新里程碑。从首批“老八股”上市到股权分置改革再到注册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资本市场不仅实现了量的加速增长,更完成了质的结构性跨越。尤其是过去两年,自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形态、内部管理结构、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治理力度,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新发展阶段,作为向实体经济输血的重要系统,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为途径,实现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的更高质量扩容,成为A股迈进“+”时代后的核心使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一轮方案的核心将是“提质”。

在此背景下,证监会制定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在优化制度规则体系、公司治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加快上市公司监管转型、加强协作联动等8个方面制定了翔实的落实举措。

当前,上市公司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放眼未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入精细推进、精准发力的新阶段。新一轮上市公司“提质”方案的推出,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摆在突出位置,从多方面形成政策“组合拳”,共同发力,将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优化结构、提升自身治理水平、提升发展业绩,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将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资本市场发展造福经济、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高质量要义。

02

A股IPO融资额再创新高

资本市场发挥功能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年,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额再创新高。Wind数据显示,按照上市日期口径计,截至年12月30日,年A股共计家企业成功IPO,首发募集资金合计.66亿元。虽然IPO家数较年有所减少,但融资额实现了8%的正增长。从全球看,年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居首,是全球新股发行最大的市场。从各大板块看,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A股IPO市场的主力。按数量计算,截至12月30日,年科创板和创业板IPO数量分别为家、家,合计占比63%。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合计.44亿元,同比增长24.22%;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合计.36亿元,同比增长21.78%;两者合计占A股IPO总融资额的73%,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支持。与此同时,北京证券交易所也实现了稳健发展,年,共计83家企业在北交所IPO,募资金额合计.58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数在年实现翻倍。王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刚刚过去的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举措相继出台。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资本市场在稳增长、引导市场预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监管部门还发布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从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实施延期展期政策等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A股IPO融资额再创新高,正是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具体体现。

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渠道。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市场结构大幅改善,制度建设成效显著。从多层次市场建设看,过去几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建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及深化新三板改革等,这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有力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促进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A股IPO融资额中,有超过七成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也就是来自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有序运转,市场作用不断彰显,为下一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显示出资本市场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能力提升。科创板和创业板聚集了大量“硬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两个板块的发展壮大,通过引导资源高效配置,可以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未来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二是立足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对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三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各项功能有效发挥。既要推进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强化法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又要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统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吸引力。

03

房地产迎五项股权融资政策优化

“三箭齐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年11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表示,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一是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二是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三是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四是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五是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这也是继年11月8日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宣布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后,有关方面射出的支持房地产融资的“第三支箭”。至此,支持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债权、股权“三箭齐发”,合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已有包括保利发展、福星股份、新湖中宝、华夏幸福等在内的30余家涉房上市企业发布再融资或重组公告。王竞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资产评估研究院院长、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外溢性强,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和金融稳定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但受经济、疫情和风险防控等因素的影响,年的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态势,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

我国房地产企业经营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花顺数据显示,当前房地产行业有家上市公司,其营业总成本从年的.36亿元增长到年的.21亿元,增长了35.30%,但是归母净利润却从年的.51亿元降低到年的.05亿元,降低了82.73%。

因此,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五项股权融资措施出台犹如雪中送炭,形成股权和信贷、债券3种融资渠道“三箭齐发”之势,打造了“三位一体”的组合互补拳,可以有效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化解房地产的风险和压力。

首先,政策积极回应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亟须的“造血”和“活血”功能支持,有力推动房地产企业解决发展中必需且急迫的资金问题,给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关键的喘息机会,以保障整个行业平稳走出困境,有效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股权融资政策的优势,还体现在可以不直接增加房地产企业负债规模的情况下,为房地产企业融资提供充足的渠道,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提升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基本面,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最后,“三箭齐发”彰显了“救市先救企”的理念,进一步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推动企业通过并购形成增量资产,同时盘活存量资产,助力企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避免重回过快增长、负债率和金融化过高的老路,推动行业优化和整合,打造优胜劣汰机制,促进房地产企业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有力提升市场信心。

当下经济社会各方面亟待复苏,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信心比黄金重要,信念比钻石可贵。“三箭齐发”对房地产行业提供了稳定有力的支持。

04

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持续完善

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随后债券市场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举措落地实施。

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称,将持续做好民企发债融资服务。5月,在人民银行前期支持政策的基础上,交易商协会组织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主动设立“中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CSIPB),此后还推出了全额担保的方式。11月,交易商协会宣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此外,聚焦关键领域,银行间市场升级推出科创票据、创新推出转型债券,并积极推动能源保供特别债落地。

交易所债市方面,年3月,证监会宣布将推出7项政策措施,推动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5月,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先后在交易所债市落地。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我国历来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决策层对于过度投机导致的脱实向虚倾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近10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获得明显提升。不过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始终发挥主力军作用。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8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占比为52.1%;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达31.4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占比为63.6%。年至年期间,贷款在社会融资当中的比重始终在50%以上。从纾困民企的角度而言,近年来同样是间接融资主导,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比全部贷款余额增速高出13.4个百分点。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5.9%,截至年三季度末,这一比重已经提升至11.0%。

金融体系结构需要适应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此前,通过商业银行主导金融资源调配,能够更好地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还需要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在此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也需要产生适应性变化,一个主要任务便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样才能对创新驱动型经济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年至年,民企债券净融资规模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债券直接融资持续收缩。年以来,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持续完善,无论是交易商协会还是交易所,都有相关的支持政策出台,纾困民企实现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双重发力。

在纾困民企的基础上,助力科技创新同样是债券市场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际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当中的民企占比超过七成,因此,纾困民企对于支持科技创新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在创新品种方面,年正式推出了科创债券,截至年12月初,已累计发行70只,募资规模超过亿元。展望未来,预计这些创新品种将持续成为市场供给的重要来源,不仅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融资渠道,还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期效果,充分体现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提升。

05

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落地

资本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年,资本市场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渐次落地。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完善。年6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7月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航。8月12日,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正式启动;优化后,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将不可交易天数减少一半。12月19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称,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境外上市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年2月,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将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范围拓展至瑞士、德国。年7月28日,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进一步拓宽了双向跨境投融资渠道。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年12月2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这是境内期货交易所首次在全品种链条同步引入境外交易者。年9月2日,国内4家期货交易所相继发布公告,明确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以参与各自交易所的期货、期权合约交易有关事项。潘向东(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一系列双向开放举措不断落地并稳步推进,既体现出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也说明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竞争力和国际吸引力正在不断提高。

首先,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企业可以拓宽融资渠道,海外市场也是可行的途径。通过相关制度安排的完善,多措并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强化,加快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以及国际证券监管的有效合作,同时,处理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从而支持企业能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

其次,推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扩大标的、优化交易日历落地。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是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部署、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互联互通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拓宽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简化资金入市的程序,增加投资者投资两地资本市场的便利性,有利于提升两地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提高两地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扩大两地资本市场的规模,推进两地金融市场多层次、多元化发展。通过加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优化准入门槛和监管环境,扩宽投资范围,便捷投资程序,实现国际投资者与中国经济的合作共赢。

再次,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无论是产业发展和升级需求,还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都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助力。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国内稳定经济政策不断落地生效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将继续稳步复苏,从而为企业多渠道投融资创造有利的基本面环境。与此同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也在加快改革和完善,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加速推进以及更多制度性改革的推出,将会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未来,更多优秀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并登陆我国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也将在年继续保持其韧性与在全球的吸引力。

06

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

我国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中稳健发展

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该法共13章条,重点围绕期货交易、结算与交割基本制度、期货交易者保护制度、期货经营机构与期货服务机构的监管、期货交易场所和期货结算机构的运行、期货市场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期货和衍生品法立足市场实际情况,重点规范期货市场,兼顾衍生品市场,明确规定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

随着各项基础逐步完善,期货市场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年12月22日,我国第五家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首个产品——工业硅期货合约正式上市;次日,工业硅期权合约挂牌交易。年,多个商品期货期权、金融期货期权品种上市。目前,我国期货期权上市品种数量已超过个。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年全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约67.68亿手,累计成交额约.93万亿元。

罗旭峰(南华期货董事长)

期货和衍生品法从法律意义上明确了期货交易的合法性和重要性,明确了期货市场和经营机构的法律地位,为投资者未来开展期货及衍生品相关业务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为司法机关未来审理期货交易相关案件明确了法律依据。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有效填补了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空白,资本市场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对期货市场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开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新篇章。

期货和衍生品法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30余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有效管理价格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期货市场的作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恰逢其时,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更好保驾护航。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为强化风险防控、牢牢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提供了重要抓手。期货和衍生品法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通过保证金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当日无负债制度、中央对手方制度、期货监测监控制度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置机制等构建了全流程、多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期货和衍生品法既是市场促进法,又是风险防控法,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市场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法律基础。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为我国期货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尽管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要看到,我国期货市场存在大而不强,期货经营机构还面临业务相对单一、实力相对较弱等诸多问题。该法的出台,明确了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发展,为期货经营机构境内外展业提供制度支持,增加交易者信心,通过诸多制度安排,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也为我国期货市场逐步扩大开放步伐,建立国际定价中心的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购买国,但在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上话语权较弱,这与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期货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足有较大关系。期货和衍生品法设专章规定了跨境交易与监管,对期货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提供了法律保障,为打造中国价格、形成中国声音创造了有利条件。

07

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规则落地

资本市场服务个人养老金事业启新篇

年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随后,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等具体规定,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施行。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进入积极“备战期”。年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与基金销售机构名录,首批名录包括40家基金管理人的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

个人养老金基金是我国基金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年,基础设施REITs快速发展,证金债ETF与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固收类基金产品纷纷亮相,我国公募基金产品迎来“万只时代”。年6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10只,对应资产净值合计26.79万亿元,管理规模及产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本着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从三个支柱的资金规模及占比来看,第一支柱占主导地位,第二支柱次之,第三支柱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三大支柱总规模约11万亿元,一、二、三支柱分别占比67%、29%和4%,合计约占GDP的13.4%。截至年底,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总规模约6.4万亿元,覆盖超过10.3亿人;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约为4.5万亿元,参加职工超万人;第三支柱刚刚起步,商业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积累规模0.6万亿元。

按照年一季度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亿人计算,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人口基数较广。估算经历5年至10年的发展,个人养老金累计金额可能达到万亿元以上的水平,将逐步成为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从制度层面补齐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短板,为个人补充养老提供制度保障,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础上,再增加一份积累,退休后能够再多一份收入,进一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

养老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的制度框架、越来越丰富的产品体系和庞大的资金体量也给资金的运用和投资市场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按照《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规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参加人可以根据不同偏好,自主选择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还可以短、中、长期的组合。

发展个人养老金,会促进居民资产配置由不动产与存款向金融资产转移,促使我国资产市场结构更趋于合理,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类型长期资金,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也有助于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相较于美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中房产占比不到25%,当前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中房产占比接近60%,发展个人养老金,有助于改善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结构。

从投资方式上,个人养老金可选投资类型包括了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一方面,有利于相关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新业务开展;另一方面也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类型的长期投资者。以美国为例,受益于税收递延和免税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美国第二和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快速扩展,推动了公募基金和寿险等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尤其是补充养老金计划的发展对公募基金产生了巨大影响,壮大了机构投资者规模。截至年底,公募基金管理着12.6万亿美元的养老金,相当于公募基金总资产的47%。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养老金为公募基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是市场中稳定的长期投资者。

我国发展个人养老金,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且由于养老金天然具备长期资金属性,有助于建立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风格,培养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减少市场波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08

多项便利开放举措发布实施

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

年5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联合公告《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以下简称《公告》),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公告》明确,“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并对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入市程序进一步简化。

年7月4日,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便利境内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参与香港与内地两个金融衍生品市场。

年12月2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从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相关规则、规范登记及账户开立流程、完善外汇风险管理、允许募集资金汇往境外使用4个主要方面,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即“熊猫债”)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在境内债券市场融资。

刘晴川(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

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在此背景下,进一步便利中国债券市场跨境联通和双向开放的时机已然成熟。年5月以来,人民银行联合多家监管当局发布多项便利开放举措,将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推上了新的高度。

上述《公告》的发布,联通银行间债券市场及交易所债券市场,将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扩展至交易所债券市场,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衍生产品及债券指数基金交易,并进一步简化了入市程序,为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树立统一开放的良好形象奠定了制度根基。

立足这一制度根基,中国债券市场跨境联通和双向开放得以不断深化。“互换通”方案的推出,顺应了境内外投资者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的切实需求,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合作,也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人民银行、外汇局规范“熊猫债”资金管理要求,统一规则、完善流程,允许募集资金汇往境外使用等举措,均便利境外机构进行跨境融资,为支持“熊猫债”市场持续扩容、丰富人民币债券融资结构落实了制度安排。

一连串举措落地,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框架,加强了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指导下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建立,是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聚焦于进一步提升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便利程度,中国债市对外开放进程正逐步从广度开放走向深度开放。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跨境风险管理机制和跨境投融资工具的持续发展,将有力支撑人民币跨境流动、优化人民币跨境循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健前行。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年,多项便利开放举措接连落地,夯实了中国债券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彰显了中国债券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更坚定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信心。展望未来,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仍值得期待。境外机构将看到一个体量更为庞大、产品更为丰富、流动性更加强健、投融资更加便利、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债券市场。而境外机构的参与,也会反哺中国债券市场,带来更强的韧性,将其发展推向新高度。

09

“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发布

地方债定价市场化改革再迈重要一步

年2月2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以下简称“地方债曲线”),以在中国大陆发行的人民币地方债市场利率为基础编制,用以描述各个期限地方债的利率水平。曲线期限设置为1至30年共9个期限,全面覆盖地方债所有发行期限。地方债曲线编制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于每个工作日约17时30分发布。

地方债曲线自发布以来,已平稳运行余个工作日,与市场价格较为贴合,平均偏差不到1个基点,客观有效反映市场行情变化。地方债曲线的发布为地方债一级发行定价提供有效参考。年11月15日,广东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地方债曲线作为投标标位区间的参考,发行结果与曲线收益率水平接近。地方债曲线的推出有助于提高地方债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自曲线发布以来,地方债二级市场成交量稳步增长,截至年11月底,地方债二级市场本年度成交规模约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4%。

王元恺(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

作为落实财政政策乃至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地方债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是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起到稳经济、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等方面的效果。年以来,截至11月底,地方债发行总额为7.3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包括2.2万亿元一般债券和5.1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资金投向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推动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年11月底,地方债存续规模接近35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比重约25%。

近年来,财政部持续深化地方债定价市场化改革,促进地方债发行利率合理反映地区差异和项目差异。年推出地方债曲线,引导市场机构参考曲线定价,强化了地方债曲线的定价基准功能。地方债曲线的发布是提升地方债市场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动地方债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地方债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地方债项目收益与风险的合理匹配。地方债曲线变动能够反映宏观政策变化和市场各投资机构的判断,有效体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合理体现区域和项目的资质差异。参考地方债曲线定价可以形成正向激励,促进更多风险水平低、收益率稳定的地方债项目脱颖而出。目前,地方债发行定价主要以国债收益率上浮点差作为参考,后续参考地方债曲线定价将进一步提高发行市场化程度,促进地方债项目收益与风险的合理匹配,以“无形的手”引导资金有效配置。

二是增强地方债吸引力,推动地方债市场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地方债投资者虽仍以银行为主,但投资者结构多元化程度已明显提高。地方债二级市场成交规模逐年增加,流动性稳步改善。地方债曲线综合参考一、二级市场价格编制,能够客观反映地方债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增强一、二级市场价格联动,提高地方债的金融属性和吸引力,推动地方债市场高质量发展。

三是稳妥有序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年,财政部便已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