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郭晓利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与现货企业需求之间 [复制链接]

1#

来源:新浪财经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郭晓利(原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 

关于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与现货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六大矛盾

如前所述,由于“政府推动”的半市场化条件下的“早产儿”特点和两次清理整顿,后清理整顿时代的期货市场明显带有“一个净化、两个弱化、一个强化”的特征,即期货市场显著规范了,但是期货市场弱化了同现货市场的联系,弱化了同金融的联系。面对这种情况,在中国国际期货公司工作期间,会同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张宜生先生、中粮总公司于旭波先生,作为行业专家共同倡导期货市场补上现货这一课,推动完善交易交割制度,如引入期货转现货制度。年我到大商所工作,在交易交割管理和市场服务过程中,更加深刻感受到加强期货和现货的联系、改进和加强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郭晓利,《加强和改进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期货日报》专版,年11月22日;郭晓利,《商品期货市场应该加强同现货市场的联系》,《期货日报》,年2月19日)。作为中国期货市场初始人之一的常清先生,曾为此文章写了《深入探讨期货市场发展规律性》的编者按,指出“借鉴国外,融通中西,历史与实践相结合,不是瞎子摸象,而是从规律性探讨的角度研究问题。当前,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到了我们必须深入地、详尽地研究问题的时候了”,“郭晓利同志的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欧美、亚洲的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有的放矢,指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值得一读。文章最后提出的业内如何解决期货市场提高效率,降低交易交割成本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同时,也希望自此深入探讨期货市场理论蔚然成风。”(常清,《深入探讨期货市场发展规律性》,《期货日报》,年2月19日)。

(一)现货企业经营连续性与套期保值只能选择期货市场几个活跃合约之间的矛盾

这是现货市场连续定价和个性化定价需求与期货市场只有1、5、9月份等几个主力合约活跃的矛盾问题。我和同事曾经就中国和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比较研究,我们的期货市场活跃月份不连续,1、5、9现象严重,中期月份合约活跃,影响套期保值效率(肖俊喜、郭晓利,《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比较研究》,《证券市场导报》,年9月)。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就得不到有效的定价和套保服务,企业的套保效率和套保意愿就会打折扣,直接影响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国际期货市场合约设置和活跃格局,我国期货市场合约设置的由来和存在的问题,推动活跃合约不连续问题的解决。

1、英国期货合约设置贴近现货需求

英国期货合约设置源于贸易需求。我们知道伦敦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LME)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而是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有机结合体。LME期货合约的设置和交易模式是全世界最具特色的,做到了“天天交易,日日交割”。这跟交易所的起源有关,早在公元43年,国际金属贸易肇始于英国,罗马人的入侵导致铜合金制品的需求激增,康沃尔和威尔士地区丰富的铜和锡矿开始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以支撑当地生产。年,LME的前身伦敦皇家交易所成立,金属及其它商品的贸易商开始定期聚集参与交易。19世纪早期,越聚越多的贸易商、船舶承运人及金融家挤爆伦敦皇家交易所,以至无法开展业务。贸易商纷纷在附近的咖啡馆里设立交易柜台,其中有家耶路撒冷咖啡馆最受金属贸易商的青睐,正是在这里形成了后来LME圈内交易的传统,卖家往往会在地板的木屑上画个圈并高喊“交易”,有意向的买家纷纷聚拢过来喊价成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使英国成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各种商品海外进口量暴增,此时金属贸易商因无法预知几个月后从智利和马来西亚采购的矿产品抵港时的销售价格而面临极大的交易风险。电报及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抵港日期变得可预测,贸易商可参与未来固定时间远期交割的贸易,规避航运期间商品价格下跌风险。年,苏伊士运河的建成使马来西亚的锡运抵伦敦的时间大为缩短,与智利铜的航运时间匹配为3个月,这就形成了LME每日交割至3个月远期的独特体系并沿用至今。年,LME就成立于伦敦伦巴德地区一家礼帽店的楼上。

LME独特的交易交割体系,因为每天都有一个当天的合约在交易,每天也有一个当天的合约在交割,我将其概括为,天天交易,日日交割。对现货企业来说,每天都有最适合的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每天都可以实现实物交割。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日合约、周合约、月合约的合约体系,1个月至3个月,为日合约,4个月至6个月,为周合约,7个月至个月,为月合约,总计个合约。集中竞价交易的永远是3个月的合约,也永远是最活跃的合约(郭晓利,《立足国情借鉴经验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大宗商品市场》,在LME亚洲年会前海论坛上的演讲,年5月11日)。

英国期货合约设置及掉期制度适于服务现货。LME的期货合约设置,紧密的贴近现货交易的习惯和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套期保值的需要,无论你做多长时间的生意,都能得到准确套保,无论近期还是远期,无论按天、按周、还是按月。此外,还有灵活的展期制度,如果你的合约快到期了,而你不希望了结合约,你可以通过代理商进行展期;如果你持有远期的合约,而你希望把它换成近期的合约,那也很方便,通过代理商很容易就办到;这就是常说的掉期,不需要平仓开仓,只需付一份费用,费用则视基差情况而定,你可以自由地在个合约之间进行掉期。当然,也有对这种掉期的费用不透明的指责。

英国期货市场贴近现货服务现货的原因。LME在交易模式、仓库布局、结算制度等方面,能够做到贴近和满足现货市场需求,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起源所在。LME起源于金属进口过程中,为了管理订货与到货期间的风险,商人们自发创建了中远期的交易机制,后来演变成了期货机制。需要注意的是,中远期和期货机制的设计者都是现货商,中远期和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也是现货商,这就从根本保证了期货的合约规则和制度贴近现货,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是一样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是高度融合的。二是体制机制所在。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员始终在LME的制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制度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从今天来看,这些制度既有依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如交易机制,如仓库布局,当然,也有存在俱乐部性质的问题,如出库制度,人为形成大量库存,脱离实体,独特的制度贴近了现货,俱乐部的属性又在交割环节对贴近现货形成了障碍。三是交易商作用。在贴近现货服务实体方面,LME的交易商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些交易商作为客户的对手方,承担合约掉期、仓单串换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责任,他们的存在和作用,形成了大量的场外交易,成为连接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桥梁和纽带,拉近了期货和现货的距离,把标准化的合约交易和非标准化的场外交易融为一体,形成了场内场外交易的二八原则。

2、我国期货市场合约设置借鉴了美国的制度

我国期货市场合约设置借鉴了美国的制度。美国市场的期货合约是从农产品开始的,根据农产品季节性比较强的特点,一般设置隔月合约或每月合约,合约期限最长到3年左右;工业品则因其生产的连续性一般将期货合约设置为连续月份,合约期限最长到10年左右;近月合约(交割月或是次交割月)为最活跃的期货合约;采取集中交割方式,每个月进行一次实物交割,但可以提前交割,也可以展期交割。面对美国英国两种期货合约的设置模式,我们国家选择了借鉴美国的制度,对于这样做的原因,郑州商品交易所创始人李经谋先生指出,“最终我们选择了美国的期货交易制度,因为郑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同美国芝加哥很相似,加之美国的期货交易制度经过多年的历练,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最严密的期货交易制度”,“年5月28日,我国首家规范化的现代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开业,也成交了新中国第一张规范化期货标准合约”(李经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报春鸟》,李正强主编,《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中国金融出版社,年12月)。作为有色金属交易所,也没有借鉴LME的期货合约设置模式,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创建者郑元亨先生指出改造伦敦期货标准合约原因,“年10月9日,我国期货史上第一张期货标准合约—特级铝标准合约上市”,这张标准合约“把伦敦的日合约、月合约、年合约的复杂合约制度简化为单一的月合约,方便在国内推广。”(郑元亨,“自下而上”的期货交易所创办探索,李正强主编,《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中国金融出版社,年12月)。这样,我们的期货市场从一开始就是采用的月合约制度,延续至今。

我国期货市场1、5、9合约活跃现象的由来。首先源于合约设置,根据农产品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将奇数月设置为合约月份,即1、3、5、7、9、11;其次,1、5、9月份是农产品季节性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月份,9月为收获季节,5月份为种植季节,1月份为消费库存季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再次,在上市品种没有几个,市场清淡到一年成交额不足2万个亿的情况下,市场资金非常有限,不是在每个合约上都能够快进快出,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因此投机资金追逐热点,多集中在1、5、9月题材比较多的几个合约进行交易,现货商也愿意在有交易量的合约上进行保值交易,这样,就逐步成为一种交易习惯延续了下来。根据供需矛盾出现的月份不同,偶尔也有7月合约、11月合约活跃的情况,但很少有3月合约活跃的情况,这与我国的春节休假习惯相关。后来上市的品种多了,这个1、5、9活跃习惯也延续到化工品期货,甚至延续到黑色品种期货,从本质上来说,1、5、9现象的普遍存在体现了我国以中小散户为主的市场特征,在中小散户主导下,一旦形成一个习惯,很快就会复制在新上市的品种上。

3、我国期货市场需要借鉴经验解决活跃合约不连续问题

借鉴美国经验,解决我们的活跃合约不连续课题。在合约设置相近的情况下,美国期货市场合约活跃连续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期货市场推出的远期月份的新合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为临近交割月合约(次交割月或交割月)时,逐渐成为最活跃合约,以此类推,循环往复,期货合约连着活跃。近月合约活跃符合现货企业经营习惯产生的避险需求,当然也是这种避险需求促使了近月合约活跃,这个问题将在下面专题讨论。美国期货市场合约连续活跃,也需要解决合约和合约之间时间段的套期保值需求问题,他们主要是通过成熟的场外市场解决按月的合约设置和生意天天做、保值需求天天有之间的矛盾,交易商则承担了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职责。因此,从美国经验看,我们的期货市场,既要解决1、5、9月合约活跃现象,提高活跃合约的连续性,同时还要解决合约月份之间的保值交易需求问题,培育场外市场和交易商,又要促使活跃合约向近月平移,任重而道远。我们看到几家交易所开始在一些品种上通过引入做市商制度着手推动解决1、5、9问题,已经初见成效。

(二)现货企业对近月合约的套期保值需求与期货市场期货合约活跃月份较远之间的问题

现货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主要集中在最近的几个月,这与现货做生意的习惯相关。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成熟期货市场很好地反映了这样的现货习惯,满足了这样的现货需求,就是近月合约最活跃。我国期货市场则经历了从近月合约活跃到远期合约活跃,再向近月合约活跃转移的过程,正在持续向着近月合约活跃方向发展,但需要改进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1、我国期货市场活跃合约较远,与美国市场差别较大,难以满足保值需求

中国、美国和日本期货市场活跃合约分布在三个不同时间段,美国最近,日本最远,我国居中。我和同事做过中国、美国和日本农产品期货市场合约流动性格局的比较研究,发现美国市场是交割月合约或是次交割月合约最活跃,日本则是次远期合约最活跃,而我国则是半年左右合约最活跃(Xiaoli,GuoandMuchun,Li,《Trackingtheforcesbehindvolumepatterns》,《Futures》,Nov.,.)。美国CBOT大豆和玉米期货合约都是在交割月前第三个月至交割月前一个月最为活跃,主要因为在这个期间,现货贸易活跃,避险需求强烈,现货商广泛参与避险保值交易,CBOT为这些市场需求创造了宽松的交易环境,实现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接轨。日本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TGE)U.S.大豆和玉米期货合约上市后的第二个月交易量最大,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市场近期合约月份严格的梯度管理制度,众多的个人投机者偏好交易成本低、时间价值较长的远期合约交易,以及脆弱的期现市场联系和较少套期保值者的参与(郭晓利、李慕春,《中日美农产品期货合约流动性格局分析》,《期货日报》,年2月19日,20日,26日)。当然,前面讲到英国市场永远是三个月的合约最活跃。

我国期货市场农产品和工业品活跃合约格局存在较大差异。此后,大商所同事陈锐刚等对我国期货市场流动性格局进行研究,揭示了工业品和农产品期货活跃合约格局的规律和存在的差异,“工业品期货呈近月合约活跃的特点,农产品期货呈中远期合约活跃的特点。铜、铝、燃料油等工业品期货品种各合约大多在距交割月3个月时成为主力合约,玉米、大豆、小麦、白糖、天然橡胶等农产品期货品种大多在距交割月4-8个月时成为主力合约,更多集中在6-8个月,部分合约在距交割月11个月时即成为主力合约。”,“工业品期货各合约轮流成为主力合约,农产品期货并非所有月份的合约都会成为主力合约,主要集中在1、5、9三个月份的合约上,其他月份合约很少成为主力合约,或持续时间很短。”,“主力合约交替时,持续期并不稳定,工业品期货主力合约的持续期较短,大多为1个月左右,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的持续期较长,通常为2或4个月。”(陈锐刚、周慧娟,《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格局研究》,《湘潭大学学报》,第32卷2期,年3月)。

2、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活跃合约从近月合约向远月合约的转移

我国期货市场初期的活跃合约格局曾类似美国于美国市场。我国期货市场初建时期,主要学习借鉴美国期货市场经验和做法,交易制度比较宽松,对临近交割月份采取了和一般月份一样的管理制度,当时,活跃合约确实为临近交割月或是交割月等近月合约。但是,我国期货市场“早产儿”的环境和条件跟美国成熟期货市场的差距实在太大,引入美国制度后的我国期货市场很快就出现了水土不服,在临近交割月或是交割月经常性发生逼仓、弃仓等风险事件。从现在看,当时的期货市场制度设计没有能够从国情出发是一个重要原因。

引入日本临近交割月梯度管理制度后活跃合约从近月向远月转移。面对这个问题,回想在日本做期货时,这个典型的以小品种和中小散户为主的市场,却很少出现交割月的逼仓或弃仓风险,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有一套临近交割月的梯度风险管理制度,为了防止逼仓或是弃仓,保证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的回归,从而顺利实现实物交割,从交割月份的前一个月份开始,逐步提高保证金,逐步缩减持仓额度,加大临近交割月的持仓成本,促使没有进行实物交割意愿以及没有实力的投机者尽早离场,这样通过缩减持仓额度和加大交割月持仓成本,既控制了逼仓,又防范了弃仓。我和同行把这个管理制度介绍到了我国(姚刚、郭晓利,《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的规范化管理》,《中国期货》,年12月25日)。年5月,临近交割月的梯度风险管理制度就成为了三所统一的规则,从交割月的前一个月开始,逐步提高保证金水平和缩减持仓限额。这样的制度,对保证近月合约交易平稳运行和顺利进入实物交割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后遗症,加大近月合约交易成本后,我们以中小散户为主的市场就从交易成本和时间价值的角度,开始交易较远的合约,活跃合约向远月转移,由此牺牲了近月合约的流动性,给现货企业的参与带来不便。

3、我国期货市场需要持续改进管理制度,促进活跃合约向近月合约转移

完善临近交割月梯度管理制度,促进活跃合约向近月转移。近月合约不活跃的负面作用很大,因为临近交割月份,期货市场价格将向现货市场的实际供需回归,近月合约是连接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现货企业来说,如果这个桥不够宽、不够便利、不够顺畅,成本过大、限制过多,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接轨就会受到制约,期货价格向现货市场供需的回归就会受到影响,期货价格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就会打折扣,套期保值的效率也会相应降低。近月合约梯度管理制度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近月合约活跃,需要我们改进临近交割月梯度管理制度。随着市场走向理性成熟,市场规范程度和参与者信用程度的提高,使改进和完善临近交割月管理制度成为可能,需要我们向着创造宽松交易环境的方向努力,适时对这项制度进行修改。记得10年前在上海举行的大商所PVC期货合约论证会上,我正式提出改进这项制度的建议。年3月,到郑商所工作几个月后,便将郑州各品种的保证金和限仓梯度由原来的五档调整为四档(由一般月份、前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和交割月调整为一般月份、前一个月中旬、下旬和交割月),年6月,又将各品种保证金和限仓梯度调整为三档(一般月份、前一个下半月和交割月)。这样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近月合约交易成本和管制,促进了活跃合约向临近月份的平移。何时可以将目前的三档调整为二档,甚至是取消这项制度,何时能够像美国市场那样不再需要这样的制度,在交割月不提高保证金,而且还放开涨跌停板,个人客户持仓也可以进入交割月,使企业像做现货那样做期货套保,有待市场管理者的探索。

(三)现货企业广泛的交割地域需求与期货市场有限的指定交割仓库地点之间的矛盾

这个问题是现货企业、地方政府反应最强烈、最普遍的问题。很多在交易所工作过的同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到各地调研,提到最多的就是希望在当地设置期货交割仓库,有时甚至是省领导直接出面说这个事。记得有次陪同中国证监会分管期货副主席到安徽调研,有家企业董事长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当地设立交割库的问题,说这个事争取了20多年了,怎么就这么难,为什么做不到。

1、英国交割仓库设置特点,数量众多,遍布世界,贴近终端用户

英国期货市场交割覆盖广泛,数量众多,贴近终端消费。英国遍布世界的仓库布局,数量众多的仓库网络,诚信度高,贴近终端消费。LME的仓库遍布世界14个国家,34个地区,设置了家交割仓库,分布在世界的主要港口和消费地,离终端消费者很近,很便利。10个可以实物交割的品种,平均下来一个品种有65个交割仓库,而实际上铜、铝一个品种则有多家交割仓库。LME的交割仓库是不设升贴水的,仓库遍布世界,仓库之间不设升贴水,而在实践中,又很好地解决了价格的代表性问题,堪称奇迹。基于最便宜交割理论,卖方会选择在自己最有利的地点交割最合适的品牌,如果买方接到的货物不是最喜欢的,则可以通过串货,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主要得益于交易商的存在,得益于成熟的仓单串换制度。

2、美国交割仓库设置特点,不同品种,不同制度,贴近现货,持续改进

美国谷物期货市场经历了一地交割、多地交割和沿河交割三个阶段。美国的谷物期货市场交割仓库设置经历了芝加哥一个地点交割,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加托利多、俄亥俄以及圣路易斯和密苏里的多个地点交割,再到年的沿伊利诺斯河流域交割的演变。“年,我们开始研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玉米和大豆交割制度。引起我们研究的原因是,人们普遍感觉到,这些合约的期货价格越来越不能准确反映美国全国的实际情况,更难以反映全世界的情况。”,“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面对已经变化的环境,很少对其合约进行调整,从而对其市场的运行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商品、销售和加工情况的变化,对交割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具有重要意义”([美],安妮﹒派克、杰弗里﹒威廉斯著,赵文广、张杭、赵蓉译,《期货交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年10月)。年5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年到期的玉米、大豆期货合约,将芝加哥周边地区交割改为沿伊利诺斯河流域的交割体系,用船运凭证取代传统的仓单,允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装卸,降低了交割成本,顺应了现货市场的变化,遵循了现货市场规律,增加了价格透明度,加强和密切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系。CBOT最早在豆粕、豆油品种引入厂库交割方式,即油厂作为交割地点和装运凭证签发人,将未生产出的产品提前出具装运凭证,并按照买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相应数量的实物商品。CBOT还创造性解决了区域升贴水设置问题,各交割区域间实行固定与自动升贴水相结合的制度。

美国期货市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现货市场,实行不同的交割制度。当然,安妮﹒派克和杰弗利﹒威廉斯也指出,“成功运行的交割制度清楚地表明,没有能够适用于一切情况的绝佳交割制度。例如,美国咖啡、糖和可可交易所(CSCE)有关糖的交割制度规定,空头可以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进行交割,而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交割条款规定,空头只能选择一个交割地点;纽约棉花交易所(NYCE)规定,可以按照一个贴水幅度表交割不同等级的棉花,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割的黄金只有一个等级标准;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规定,交割商品的保管人不得参与期货交易,而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豆粕期货交割中,仓单的签发人本身就是活跃的交易者。所以,一种商品交割制度不会令所有人都满意,因为它必须通过妥协实现利益的平衡。”([美]安妮﹒派克、杰弗里﹒威廉斯著,赵文广、张杭、赵蓉译,《期货交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年10月)。遵循各品种的特点和相关现货市场的习惯及运行规律,应为设定交割制度的原则和最大公约数。

3、我国交割仓库设置特点,相对集中,数量较少,覆盖不够广泛

我国期货市场交割区域相对集中,覆盖不够广泛,交割仓库数量不够多。我国期货市场指定交割仓库的设置,主要借鉴了美国的模式,特点是主要设置在集散地,地点相对集中,数量相对较少,覆盖不够广泛。从交割仓库数量上看,我国期货市场各品种交割仓库的设置数量总体是偏少的,46个上市品种时,多家交割仓库,平均一个品种15家仓库,少的不到10家,多的30多家。地域覆盖不够广泛、数量少是产业企业抱怨最多的。从合约设计和仓库设置来说,“与多点交割制度相比,单一交割地点的优越之处在于价格更加透明,交割制度既简单又易于理解。在仓单交割制度下,由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地点拥有足够的库容来满足玉米和大豆合约的交割要求,所以单一交割地点制度无法实行。”([美]安妮﹒派克、杰弗里﹒威廉斯著,赵文广、张杭、赵蓉译,《期货交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年10月)。也就是说,从价格的透明性和制度简单的角度看,如果有一个地点拥有足够的库容能够满足交割要求,单一交割地点也有可取之处,这也可能是交易所愿意选择单一地点交割的原因。

我国期货市场需要解决仓库间升贴水问题、仓单串换问题,扩大交割仓库覆盖,增加交割仓库数量。多地交割,广泛设库,大量设库,产生对期货合约标的物价格不明确的担忧,这也是我国期货合约和交割制度设计者们的困惑。在多地交割的情况下,交割区域间的价格差是客观存在的,现行做法是一般要设定升贴水,并在新合约上市前公布,在新合约实施,也就是说,按照合约周期一年时间看,根据一年前的现货市场情况制定了期货的升贴水,直到一年后实物交割时才实际应用这个升贴水,而在这一年时间里,交割区域间的价格差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往实际交割时的这个期货升贴水就脱离了实际,给现货企业造成困惑。在地域上仓库设置范围广了,在数量上仓库设置多了,也有对交割仓库管理风险的担忧,而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必须去克服和解决的。我们看到有交易所开始在个别品种尝试浮动升贴水制度,在个别品种尝试集团仓单交割制度,如果解决了交割区域间的升贴水难题,解决了仓单的串换难题,扩大交割区域覆盖,增加交割仓库数量也将成为现实。

(四)现货企业对期货市场较低交易交割成本的需求与期货市场过于严格的市场管理和风险控制导致成本较高之间的矛盾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现货市场不够发达,成熟程度和规范程度不高,期货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程度和理性运作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郭晓利,《期货交易的理性运作》,《中国期货》月末版,年1月30日、2月27日),特别是在经历了混乱的盲目发展阶段后,为了保证期货市场的安全平稳运行,使得期货市场不得不采取较为严格的交易交割制度,由此相应提高了交易交割成本,直接影响了现货企业的参与便利性和积极性,也弱化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系。

1、美国期货市场交易交割制度宽松

美国期货市场由商人自发建立并经历漫长的自然发育历程,现货市场高度发达,期货现货融为一体。美国期货市场宽松的交易交割制度,有效降低了企业参与成本,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接轨创造了条件。如在交割月放开涨跌停板,使期货价格很容易向现货市场价格趋同,滚动交割制度和期货转现货制度方便企业配合做现货而参与期货交易,净头寸限仓、对保值头寸不限仓,对套利头寸和保值头寸的保证金优惠,降低了套保套利交易成本和市场管制,增加了现货商入市的吸引力(郭晓利,《商品期货市场应该加强同现货市场的联系》,《期货日报》,年2月19日)。

2、英国期货市场企业交易成本低

对国外期货市场企业交易成本低的情况,资深期货专家张宜生先生指出,“国外的交易成本比较低,比如,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保证金制度更加吸引企业。很多企业在LME交易是不用交基础保证金的,比如一个期货公司在它那里有大量的远期盈利,它就会给这个公司一定的信用额度,不用交保证金。还有现在国内企业在CBOT进行大豆套保,国外的银行会给它们额度,这些企业不用自己掏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现金压力和成本。”,“关键是我们如何通过制度和规则创新,实实在在地支持实体行业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对长远发展认识高度的问题。”(张宜生,《有色金属行业的“期货嬗变”》,李正强主编,《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中国金融出版社,年12月)。年,我从日本回国到中信公司贸易公司,开始做LME的期货交易,当时外汇管制政策很严,资金压力也比较大,我们以中信公司名义给代理商德国金属和三井物产出具企业担保函的形式,解决了境外美元保证金的问题。

3、我国期货市场管理制度需要改进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相关条件的具备,我国期货市场与交易交割成本相关的规则制度是需要不断检讨和改进的。原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党剑先生指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结构和制度完全不利于套期保值者参与。首先,成本过高,我国完全没有信用保证金制度,套期保值者参与国内期货市场交易需要支付大量的保证金。其次,我国现有的交易所—经纪公司—投资者的期货市场结构极不利于培养套期保值者。因为生产机构往往有很多的个性化需求,我国期货市场结构中缺少一个风险管理公司来满足它们的这个需求。为什么现有的期货公司做不了这个事情?因为一是不能自营,二是没有专业技能来从事风险管理”(党剑,《筚路蓝缕下的中国期货公司》,李正强主编,《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中国金融出版社,年12月)。期货市场的管理制度既要有利于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又要有利于保持市场效率,安全系数越高,交易成本也就会越高,切不可把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当作防范个体风险,筑高台垒高墙抬高成本,从而牺牲了整个市场的效率,科学把握防风险和保效率之间的平衡是需要监管部门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于套期保值管理制度。在套期保值管理相关的制度中,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一个是套期保值资格认定问题,目前的情况是现货企业入市,先是被交易所系统默认为投机者,经过企业申请和交易所批准后才变更为保值者。期货套期保值应该是跟企业现货经营内容相关的,现货相关企业入市时就应该是套期保值者,这是一个事关套期保值者地位问题,是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对此,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先生建议,“从根本上区分保值客户和投机客户,为企业客户开展保值业务提供更多方便”(于旭波,《中粮:三十年风雨兼程期货路》,李正强主编,《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中国金融出版社,年12月);二个是套期保值者待遇问题,对套期保值者实行保证金优惠、减少头寸限制是各国期货市场通行做法,需要探讨对套期保值者引入银行保函、企业保函冲抵保证金制度,解决企业在期货市场保值只能用现金或是仓单冲抵保证金问题;三个是大量实物交割问题,实物交割是实现套期保值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大量交割要有正确的认识,仓单货物多,市场基础厚,交割量大,检验期现通道顺畅程度,促进期现结合,但在实践中有的市场管理者存在交割恐惧症,担心交割量大了会出问题,从而在临近交割月少批套保头寸甚至不批套保头寸,这将弱化甚至切断连接期货和现货的桥梁,损害期货市场功能作用发挥。我认为应该鼓励实物交割,在分管市场交易交割结算业务期间,大商所年5月合约实现了大豆76.5万吨交割,在主持管理层工作期间,郑商所年1月合约实现了动力煤万吨交割,创下当时期货市场农产品和工业品单合约交割记录,对形成巨量交割的原因也做过比较深入的分析(郭晓利,《DCES合约巨量交割的思考》,《中国期货》,年12月)。

关于交易交割管理制度。在交易交割管理相关的制度中,讨论以下四个问题,一个是期货合约制定与完善问题,期货合约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是否贴近现货,直接影响交割成本,影响功能发挥,大连大豆就曾经存在这样的问题(郭晓利,《论期货合约质量标准与交割成本》,《期货日报》,年3月13日)。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品种是否存在,需要经常检讨,避免市场参与者交易了现货市场通常不存在的标的物;二个是交易成本问题,前面讲到的临近交割月梯度管理制度,增大了近月合约交易成本,交割月份不放开涨跌停板,可能影响期货价格向现货的合理回归;三个是交割成本问题,据现货企业提供的数据,部分期货品种的仓储费、入出库费、过户费、检验费等高于现货,使企业不能像做现货一样做期货套保和交割,增加了企业交割成本;四个是交易结算价和交割结算价,目前是以当日全部交易的加权平均价作为交易结算价,这个做法源自当初我们对后清理整顿时期竞价交易和结算价方案的设计,当时一个方案是设置开盘集中竞价和收盘集中竞价,以收盘集中竞价结果作为当天交易结算价;另一个方案是先实行开盘集中竞价,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收盘集中竞价,先用全天交易加权平均价作为交易结算价,鉴于我国期货市场刚刚从清理整顿走出来的现状,就选用了渐进性的第二方案,主要是为了防范收盘价格和结算价格被操纵,但是,没有收盘价,不以收盘价结算,给投资者带来很多的困惑和不便。现在,是否具备了采用第一方案的时候,需要市场管理者研究。目前是以交割月10个交易日结算价的加权平均价作为交割结算价,当初我们这么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操纵交割结算价,但这种方法产生的交割结算价,往往与交割日的实际现货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套保企业造成困扰,需要研究和改进,缩短加权平均的交易日数量,直至以当日的结算价作为交割结算价。

关于市场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在市场资金管理相关的制度中,讨论以下四个问题,一个是保证金效率问题,我国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基础是按价格的固定百分比收取交易和持仓保证金,双向持仓双向收取。近年来,对双向套利持仓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如收取大边保证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资金使用效率。但对国外灵活计算保证金和控制风险的SPAN系统,我们研究多年,始终没有落地;二个是保证金冲抵问题,现在所有的客户保证金都是现金,数千亿期货保证金以现金的形式存在银行,也是资源的浪费。记得在法国访问新际期货公司巴黎总部,同他们风险控制部门专家交流,他们监控风险的重点是抵押物的估值和变化,这些抵押物包括债券、股票、存款凭证等有价证券以及房地产等;三个是分散结算与集中清算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期货交易所各自结算的效率和成本问题,“降低了结算会员的资金效率,增加了整个社会成本,增加了结算会员的资金划转成本和结算会员垫付的结算准备金成本。”(常清,《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理论探讨》,中国改革发展出版社,年9月),但从世界期货市场近年发展情况看,美国两大交易所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CME和ICE交易所集团,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结算体系,英国的LME从委托伦敦清算所结算改为成立了自己的结算公司,至于是以交易所内设部门结算还是采用独立公司形式,取决于市场发展和交易所管理需要,值得监管部门研究;四个是期货公司资金使用问题,期货公司85%的注册资本为现金,家期货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是规模庞大的资金池,如何有效发挥这些资金的作用服务市场,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期货公司已经开展资管业务多年,何时允许期货公司开展自营业务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现货企业对个性化、非标服务需求与场外市场发展滞后、交易商刚刚起步、期货中介机构不够强大之间的矛盾

即便是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从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自然过渡而来的期货市场,交易所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和现货企业的个性化、非标服务需求之间同样存在矛盾,这些矛盾主要由综合交易服务商、期货中介机构等通过成熟的场外市场解决。目前我国的场外市场发展滞后,综合交易服务商刚刚起步,期货中介机构不够强大,尚未形成满足现货企业个性化、非标服务的强大力量。

1、我国场外市场发展严重滞后

期货市场的服务与企业的需求有差距。对这个问题,原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先生指出,“中国期货市场是在这30年发展起来的,与国外多年的演变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是突然在计划经济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所以实体经济有很多不适应、不理解。一方面,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功能的认识和能力比较弱;另一方面,市场中介发展不充分,交易所提供的功能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差距,也就是‘不接地气’。所以,即便交易所把一个品种推出来,很多实体企业也不会用。再加上有些合约和规则与实体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因此,许多中小实体企业运用期货的就更少了。”,“如果期货市场不能为千千万万这样的经济细胞提供服务,那就不能说期货市场很好地实现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杨迈军,《期货市场规范发展良性互促的“再启程”》,李正强主编,《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中国金融出版社,年12月)。

场外市场的发展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对满足现货企业个性化需求,资深期货专家张宜生先生指出,“我国期货市场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更多的视角审视我们的发展。”,“企业急需场外市场,解决全新的期货市场定价模式与旧的现货市场定价模式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价格传导机制与价格弹性问题。对企业来说,地区基差、品质基差、品牌基差、时间基差、特性基差等,在现实中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市场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在整个价格形成体系上,我们只做了一半的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那就是场外市场。”(张宜生,《有色金属行业的“期货嬗变”》,李正强主编,《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中国金融出版社,年12月。)

2、我国综合交易服务商刚刚起步

综合交易服务商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主力军。综合交易服务商在利用期货市场衍生工具,个性化服务实体企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从四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第一,我们都知道,世界大宗商品的普遍规律是场外交易占到80%,场内交易只占20%,在场内和场外的交易过程中,起核心重要作用的就是交易商;第二,在英国,LME是综合交易服务商最活跃的地方,他们承担了调期、串货,区域升贴水、品牌升贴水的串换,这也是LME多家交割仓库不需要设升贴水的重要原因。满足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拉近了场内场外的关系,成为了期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第三,在美国,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直接参与期货交易,综合交易服务商起着桥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许多规模较大的农场主在规避价格风险时选择直接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直接参与比率为19%–25%,同时,许多农场主选择与各类合作组织等中介机构签订远期合约,借助这些中介机构间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这个比例为28%–35%,小农场主使用远期合约的比例为25%,而大农场主使用远期合约的比例为61%。”(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国农户利用期货市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9年12月);第四,国外成熟的综合交易服务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从现货起家的,如ABCD的四大粮商(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和嘉能可、托克等贸易巨头;一种是从金融起家的,如高盛、摩根等投资银行机构,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主持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电子化、股份制改革上市以及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合并的CBOT的CEOBernardW.Dan,就是从新加坡嘉吉公司加盟CBOT的,可见在国际市场综合交易服务商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我国综合交易服务商刚刚起步。我国的农户和企业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情况,同美国期货期货市场上述数据存在巨大的差距。对我国农户参与期货市场的有关研究指出,“6年,粗略统计黑龙江省直接参与大豆期货交易的农户大约为其农户总数的十万分之一,吉林省直接参与玉米期货交易的农户大约为其农户总数的十万分之一,农户通过中介组织间接参与期货市场总体上比重仍然很低。”(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国农户利用期货市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9年12月)。对我国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情况,中国证监会方星海副主席指出,“目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有50多万家,但我国期货市场的产业客户仅有2万余户,大量企业尚未直接参与期货市场。”(方星海,在第十四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的致辞,年5月25日)。可见,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直接参与期货交易的比例仅为4%。更多的企业和农户需要在场外市场间接参与期货交易,同综合交易服务商进行一对一的衍生品交易,由综合交易服务商满足企业和农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我国的综合交易服务商才刚刚起步,热联中邦、善成资源等公司作为综合交易服务商快速成长,期货公司的风险子公司也开始探索,浙江杭州正在成为综合交易服务商这个新业态的集聚地。

我国综合交易服务商的优势与发展。对此,我国期现市场结合的先行者和综合服务服务商的探索者,也是目前最成功的综合交易服务商热联中邦的领头人劳洪波先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一是期货要向现货学习,我们期货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老觉得我认为现货市场应该怎么做,其实我们应该更多的俯下身来学习,理解现货市场;二是综合交易服务商的优势,就是发挥“1+3”价格优势,即“期货价格加区域基差、期现基差、品种基差”,以及“四个流”即“价格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优势,给大宗商品行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三是综合交易服务商的两个发展方向,先帮助大中型企业完成从“战术性应用”到“战略性应用”的转变,使得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再和这些取得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企业一起,给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四是综合交易服务商的两个评价标准,一个是即客户的认可,愿意为你的服务买单,一个是在服务过程中作为服务机构具有持续的盈利,说明你具备这个专业能力和运作能力;五是综合交易服务商的三个自信发展理念,一个是道路自信,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一个是市场自信,市场需求巨大,我们的服务能力远远不够,一个是行业自信,我们身处期货行业,整个期货行业最大的价值就是占据了大宗商品产业的“入口”,期货行业站在了与大宗商品相关的实体产业的最前沿(劳洪波,《热联中邦劳洪波万字专访:大宗商品行业即将进入“下半场”,C位属于产业综合服务商》,《扑克财经》,年12月27日)。

我国综合交易服务商的多重积极作用。金联创网络科技赵曦明先生指出,未来的商品市场需要更专业的服务商,它的存在即服务于市场,它粘合了资源,促进了流通,规避了风险,降低了成本,发现了价格,实现了价值;它帮助客户规避风险和提升价值,从而通过契约的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未来的产业综合服务商需要是一个稳健的交易者、一个有格局的前瞻者、一个市场的服务者(赵曦明,《商道:五年内必有大宗巨头鹊起》,《扑克财经》,年5月7日)。综合交易服务商在发挥自身信誉优势提升行业信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潜力巨大。综合交易服务商以其自身的信用程度、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成为连接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推动仓储安全问题的解决上,在集团仓单、信用仓单、仓库仓单业务开展上,有助于保证仓单信用和仓储安全,提升期货仓单、仓库的信用程度和覆盖面,加大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对接面,进而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的能力。将从综合交易服务商的角度和与从现货市场仓库企业的角度解决仓储安全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不断提升仓储行业整体的信用程度和规范管理水平,有助于加快解决仓储安全问题。

3、我国期货中介行业发展不够强大

年以来,我曾经在日本第一家上市的ACE期货公司和我国期货行业最大的中国国际期货公司工作了10年的时间。在大连和郑州两家交易所工作期间,又和期货公司会员一起建设市场、培育市场、发展市场。深知期货经营机构在期货市场的定位与作用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是推动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随着股指期货上市以及明确期货公司为金融机构,能够开展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业务和境外业务后,期货公司的股东实力、业务规模以及经营业绩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年,期货中介行业还出现了两家A股上市公司,我也有幸开始在刚刚上市的瑞达期货工作。但是,从行业整体看,期货公司数量过多,同质性过强,竞争过于激烈,收入水平、盈利水平不高,整体实力不强,与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现货市场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期货经营机构的重要作用。从期货市场作为风险管理市场看,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小众市场,因其高风险、高杠杆的双向交易机制,全世界的期货行业都是个小众行业,经过充分的竞争,交易所的数量有限,中介的数量不多,投资者的数量相当于证券市场的百分之一的水平;一个是大众影响(需求),不是每个企业、个人都具备参与期货交易的能力,但是,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作用确是具有普遍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概莫能外。在小众市场和大众影响(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往往是个性化的,非标准化的,广泛和多元的,而期货市场则是标准化的,这就存在一个小众市场和大众广泛需求之间的矛盾,标准化市场和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风险管理市场中介机构的期货经营机构,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从国外的经验看,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机构许多发展为世界级的大公司,如以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四大国际粮商以及嘉能可、托克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综合服务商,以及以高盛、摩根为代表的国际投资银行,这些投行旗下也拥有期货经营机构。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综合服务商刚刚起步,特别是在我国现货市场需求和期货市场供给存在诸多矛盾的情况下,期货经营机构作为连接投资者和期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小众市场和大众需求的对接者,作为期货市场及其衍生工具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定位和作用就尤为重要。

我国期货经营机构存在的问题。对于期货经营机构存在的问题,中国证监会方星海副主席指出,“近年来,期货经营机构经营更加稳健了,业务范围有所扩大,但总体来看,仍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能力不足,资本金不强,缺少中坚力量等问题。”(方星海,《推进期货市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第十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上的讲话,年4月21日)。从期货经营机构整体来看,期货公司数量多,同质化严重,业务内容有限,难以形成稳定的投资者机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盈利结构和专业的人员结构,导致手续费恶性竞争,甚至出现小的期货公司在交易所收费基础上象征性“加1分钱”的现象,盈利水平很低,以致有实力的机构难以投入大规模的资金,有能力的企业家难以进入这个行业,有水平的人才难以留住或进入。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年期货行业手续费收入累计.41亿元,同比减少9.25%;行业整体净利润12.99亿元,同比减少83.65%。全国期货市场年度月均客户保证金.55亿元,比同期减少4.0%,整个行业从业人员3万人。年风险管理业务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34%,但净利润为-13.56亿元,同比减少%。从期货经营机构个体看,据统计,年净利润超过两亿元的期货公司有6家,合计23.93亿元;有58家风险管理子公司实现盈利,合计盈利8.77亿元,部分优秀期货公司凸显出来,开始拉开差距,但行业集中度还不够,中坚力量还不够强大。

我国期货经营机构发展潜力及对策。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潜力看,一是我们的商品期货尽管连续九年交易量世界第一,这样的量是在既没有完全对内开放、也没有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实现的,对内对外开放才刚刚开始;二是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规模的比较看,我国的期货持仓量和交易量和现货市场规模相比,都远低于美国;三是从世界期货市场两个二八原则看,即场内市场占20%、场外市场占80%,商品期货占20%、金融期货占80%。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统计,年金融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在全球期货和期权市场占到80.09%,年1-6月金融占到79.95%(其中,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35.36%,股票期货和期权18.29%,利率期货和期权14.48%,外汇期货和期权11.82%),商品占20.05%(其中,农产品期货和期权4.93%,能源产品期货和期权7.22%,非贵金属期货和期权4.20%,贵金属期货和期权1.33%,其他2.37%)。而我们的场外市场刚起步,金融期货占比很低。这就是期货经营机构面临的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提升期货经营机构整体实力对策,中国证监会方星海副主席指出,一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A股上市,提升机构整体实力,培育行业中坚力量;二是积极推动外商控股期货公司的设立,稳步推进新设内资期货公司的工作,引入资本实力和专业能力更强的期货公司;三是大力推动员工持股;四是规范发展创新业务(方星海,《推进期货市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第十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上的讲话,中国期货业协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