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148116242762&wfr=spider&for=pc
近日,年全国第三产业10强城市出炉,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杭州、苏州、武汉和南京。重庆、成都携手上榜,成为西部地区佼佼者。
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服务业,无疑是成渝两地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打造全国经济第四极的“关键一招”。
双城携手,“服务生金”如何取得更大突破?两江观察就此专访了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
▲重庆市民在江北观音桥商圈逛街购物。钟志兵摄/视觉重庆
优势显著
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数据显示,年,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亿元,名列全国第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3%。而年,这一数字为.8亿元,排名第6位。经过10年发展,翻了三倍,累计增长.5%。
再看成都,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9亿元,排名全国第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9.4%。年,这一数字为.4亿元,排名第8位。从增长率看,成都10年累计增长.7%,在10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重庆、成都服务业为何在西部城市中一骑绝尘?莫远明分析,主要有以下优势:
经济基础较好。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与工业、农业等产业关联度极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约为1.16亿人,产业需求旺盛。此外,成渝地区还是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产业结构完整、发展动力足。
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经济实力最强区域,年,重庆GDP为2.79万亿元,成都GDP为1.99万亿元,位居全国大城市第5位和第7位,良好的经济条件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消费活跃度高。强劲的消费活力有效拉动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旅游、文化等行业快速增长,为服务业壮大注入不竭的动力。
重庆是我国首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城市之一,持续深入推进“巴渝新消费”等行动。年,重庆社零总额.7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国第3。
成都也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加快推进现代商贸产业建圈强链,推进蓉北枢纽商圈、成都国际陆港等9个服务业重点片区建设。年,成都社零总额.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国第6。
政策红利显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重庆、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
重庆、成都于、年相继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年,重庆、成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家,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5亿元,开放型经济规模和水平均居中西部前列。
▲渝中区解放碑步行街,顾客正在品尝刚出炉的甜品。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面临挑战
当前,重庆、四川均将服务业摆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位置予以部署推进。
按照相关规划,到年,重庆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8万亿,将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左右;成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
莫远明分析,要实现以上目标,成渝仍面临不少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跨境贸易投资、国际交流交往面临挑战,将影响“双圈”服务业对外开放进程;从内部条件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城市竞争也更趋激烈。
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比,成渝地区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短板——
产业体系尚未充分构建。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不够高,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会展、节能环保等产业的规模不够大、科技含量和效益还不高,金融、物流等行业对相关产业的服务和支撑力不足。
另一方面,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不够高,多样性不足,迭代升级速度不够快,餐饮业、住宿业、家政服务业、美发美容业等传统行业创新力不够,行业规范有待加强。
产业载体建设不够完善。成渝地区的商圈、步行街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古镇老街等建设,还需要提档升级、提质扩容,国际消费体验新场景承载地的数量和质量不足。
比如首店经济。年上海引入首店家,持续领跑全国,而成都、重庆两地引入的首店加起来才家。
产业生态有待持续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重在培育思想观念、消费理念、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等软实力,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当前,成渝地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要素市场、营商环境等还存在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机制有待健全和优化。
▲消费者在两江新区一商场选购新能源汽车。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重点突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做大做强服务业,需要将其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
莫远明认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城市治理等领域创新应用提供了丰富场景和机遇、孕育了新的产业发展潜能。同时,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而国家战略叠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将进一步极大提振市场预期、社会预期。成渝两地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整合优势资源,补齐关键短板,助推服务业再上新台阶——
做好政策规划。成渝两地要用好用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等国家级政策红利,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同时,加强统筹规划、协同互补,积极做好现代服务业、消费品工业、数字经济、商贸物流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引导各类市场资本要素的流动和聚集。
强化产业引领。成渝两地应在打造世界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上,携手实现更大突破。以联合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数字经济为服务业全方位赋能,推动服务业态和模式革命性重塑;推动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全产业链衔接合作,聚集全球顶级消费资源和高端消费品牌,共建世界知名商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继续加大对“四首经济”、总部经济的引入力度,增强消费市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增强平台能级。成渝两地要联手推动川渝两地国家级开发区、跨境贸易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共建,增强开放平台功能,带动服务业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共同争取成渝两地已有政策共用共享,共同谋划世界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携手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和高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强康养、医疗等优质资源整合共享,建设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打造现代服务业开放高地。
?从这份报告看重庆新机遇!?这个“核心载体”,重庆怎么建??从四个导向,看重庆抓经济?这条大通道,怎样实现更大突破??从两个机制看干部“有为”“善为”
编辑/江城子责校/慕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