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并伴随者资产价格的暴跌以及众多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的破产。
2.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3.GDP平减指数:名义GDP除以实际GDP的商。
4.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名义个人消费支出除以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的商。
第二章
5.一级市场:是筹集资金的公司和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金融市场。
6.二级市场:交易已经发行的证券的金融市场。
7.可转让存单:存单是银行向储户发行的债务工具,银行据此每年支付固定金额的利息,并在到期日按照储户初始购买的价格予以清偿,可转让存单是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的存单。
8.商业票据:是大银行或著名企业发行的短期债务工具。
9.回购协议:事实上是一种短期贷款,在两周之内,如果借款人不清场贷款,国库券作为抵押品将归贷款人所有。
10.联邦基金:通常指银行在美联储存款的隔夜贷款。
第三章
11.价值储藏功能: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
12.商品货币:由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
13.支票:是你向你的开户行发出的支付指令,要求银行将货币从你的账户上转移到存入该支票的人的账户上。
第四章
14.到期收益率: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15.证券的回报率:反映了在某一段时间段里持有该证券所获得的收益。
16.统一公债(永久债券):一种没有到期日,不必偿还本金,永远只需要支付固定的息票利息C的永久性债券。
17.事后实际利率:根据实际价格水平变动调整的利率。
18.事前实际利率:经过了预期价格水平调整的利率。
19.指数化债券:利息与本金支付随价格水平变动而调整的债券。其利率代表名义利率,从非指数化债券的名义利率中扣除指数化债券的利率,就得到预期通货膨胀率。
第五章
20.债券需求曲线:反映了在其他所有经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21.超额供给:债券供给量超过其需求量的情况。
22.资产市场方法:强调决定资产价格的是资产存量,而非流量。因为使用流量概念进行正确分析是十分困难的。
23.沿需求曲线的移动:由债券价格(或利率)的变动引起需求(或供给)的变化。
24.需求曲线的移动:在每一给定的债券价格(或利率)水平上,由债券价格和利率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25.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引起利率的上升。预期通胀率与利率总是一起变动的。
26.机会成本:指由于没有持有替代性资产(比如债券)而丧失的利息收入。
第六章
27.利率的风险结构:到期期限相同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其影响因素有违约风险,流动性,和债券利息支付的所得税因素。
28.利率的期限结构:具有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之间的利率联系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
29.收益率曲线:将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和税收政策相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曲线,即为收益率曲线。它描述了特定类型债券的利率的期限结构。
30.翻转的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即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
31.债券的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或者不愿意履行其之前承诺的支付利息或债券到期时偿付面值的义务。
32.风险溢价:在到期期限相同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差被称为风险溢价,它是指人们为持有风险债券所必须赚取的额外利息。
33.信用评价机构:根据公司违约的可能性,对企业债券和市政债券的质量做出评级。
34.垃圾债券(投机级债券)(高收益债券):这些债券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利率高于投资级债券。
35.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其在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N阶段利率等于该债券n阶段的期限中,1阶段利率预期的平均值。
第七章
36.单阶段估值模型:购买股票,持有一个阶段,获取股利后再出售该股票。
37.推广的股利估值模型:股票现在的价值可以被简化为所有未来股利流的现值。没有最终售价。
38.戈登增长模型:假定股利增长率不变为g;假定股利增长率低于股票投资的要求回报率k。
39.适应性预期:预期的形成仅仅基于过去的经验,例如,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被看做过去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意味着当以往的数据发生变化时,预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变化。
40.理性预期:预期应与利用所有可得信息做出的最有预测(即对将来的最好估计)相一致。理性的预期是在考虑所有可得信息后做出的最大可能性的估计,而不是完全精确的估计。理性预期在平均意义上是正确的。即理性预期等于机遇所有可得信息的最有预测,但这一预测结果并非完全精确。
第八章
41.共同基金:通过向个人销售份额筹集资金,并投资于股票或债券的金融中介机构。
42.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的了解,并影响其在交易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43.代理理论:对信息不对称影响经济行为的研究。
第九章
44.银行业恐慌:大量银行的同时破产。
45.金融自由化:是要取消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管制,或者是金融市场进行了一些列较为重要的金融创新,例如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46.信用繁荣:如果金融自由化管理不当,它会导致金融机构过度冒险,伴随着管制的取消和创新金融产品的应用,金融机构往往会大规模放贷,贷款增加十分迅速,这被称为信用繁荣。
47.去杠杆化:当过度冒险导致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激增,贷款价值(资产)相对于负债急剧降低,净值随之减少,资本减少迫使这些金融机构不得不收缩贷款,这个过程成为去杠杆化。
48.次级抵押贷款:指的就是向信用记录较差的借款人发放的抵押贷款。
第十章
49.支票存款:是允许账户持有人向第三方签发支票的银行账户。
50.准备金:银行的一部分以存款形式存放在美联储账户中的资金与银行实际持有的通货之和。其中银行实际持有的通货是隔夜存放在银行的金库中的,被称为库存现金。
51.托手中款项:假定基于另一银行账户所签发的支票北村如某银行,但该支票所对应的资金还没有从另外一家银行收到,这个支票就被归入托手中款项。
52.二级准备金:美国争取和政府机构证券的交易十分便利,而且可以以相当低的交易成本转换为现金,因此流动性最强。短期政府证券由于具有高度流动性,被称为二级准备金。
53.资产转换:银行赚取利润的途径是,销售具有某组特征的负债(流动性,风险,规模和回报率的特定组合),并利用所得到的资金购买具有不同特征组合的资产。这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转换。
54.T账户:t账户的线条就像字母T,这是一种简化的资产负债表,仅仅列举了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自某一初始状态开始所发生的变化。
55.5C:在发放贷款之前,银行信贷员借助“5c”法对潜在借款人作出评估,即品质,能力(还款能力),抵押,环境(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状况)与资本(净值)。
第十一章
56.安全网:政府为储户设置的安全网可以有效抑制银行挤兑和银行业恐慌,通过为储户提供保护,可以鼓励储户将资金留在银行体系内。安全网的一种形式是存款保险制度。如果银行破产,储户在该银行的10万美元以内的存款都可以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得到足额偿付。安全网还有一种形式是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57.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银行资本金的要求,即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金要求,它要求银行持有的资本至少占其风险加权资产的8%。资产和表外业务被分为四个类别,其不同的权重反映了信用风险程度的差异。
第一类风险权重为0,包括准备金以及政府债券等,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的资产。
第二类的风险权重为20%,包括银行同业存款。
第三类的风险权重为50%,包括市政债券和住房抵押贷款。
第四类的风险权重为%,包括消费者贷款和企业贷款。
对表外业务的处理方式相似,通过规定一个信用风险换算系数,将表外业务转化为表内项目,并使用与相应的风险权重。
第十二章
58.证券化:是将不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比如住宅抵押贷款,汽车贷款)转化为可流通的资本市场证券的过程。
59.脱媒:存款的减少限制了银行体系能够贷放的资金规模。托媒过程,即人们将资金从银行低利率的支票存款和定期存款账户中提取出来,转而投资于收益率高的资产。
60.流动账户:帮助该银行规避法定准备金的一项金融创新,在这种安排下,每个工作日结束时,企业支票账户余额中一定金额以上的部分都会被清除出该账户,并投资于隔夜证券,从而可以向企业支付利息,由于清除出去的资金不再属于支票存款,因此无需缴纳法定准备金,从而免于征税。而且银行可以向企业支票账户存款支付利息。
61.信用社:是由某种联系的特定群体组成的规模较小的合作性贷款机构,是免税的金融机构。
第十三章
62.名义锚:是锁定物价水平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名义变量,比如通货膨胀率或货币供给。
63.时间不一致问题:指建立在自由放任和频繁调整基础上的货币政策实施会导致长期的不良后果。
64.摩擦性失业:这些失业对经济有利,包括工人和公司相互寻找合适对象的过程。比如某一个人决定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他可能会失业一段时间。
65.结构性失业:职位要求与当地工人的技能和可能性不匹配,货币政策对此无能为力。
66.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劳动力的供求相等。
67.阶梯目标:这种目标将物价稳定置于优先地位,之后才说明只有实现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追求其他目标,就被称为阶梯目标。
68.双重目标:将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两个目标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69.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证券,旨在对利率和银行体系的准备金规模施加影响。
第十四章
70.货币负债:资产负债表的两个负债科目(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通常被称为美联储的货币负责。
71.基础货币:美联储的货币负债总额(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准备金之和)。与美国财政部的货币负债(流通中的财政货币,主要是铸币),被称为基础货币,我们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