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专业考研分析 [复制链接]

1#

一、个人情况

本人本科就读于南京某的土木工程专业,没有辅修过金融专业,算是零基础的三跨考生。一战失利,二战总分+,经济联考+、专业课+。

第一年的备考:

一战我专业课和政治及其不理想,盲目自信,一头钻进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的书中,没有看网课,只是在一遍遍地看书,而且还光看却没太动手去写,特别是公司理财的题目,练得很少,以为只要看一眼答案理解了思路就行了,结果就是考试的时候头脑很空、下笔犹豫不决。我当时是看着书然后自己稍微做了一些笔记,但可能也和我第一次接触需要这么大量记忆的内容有关,总是记了又忘,而且盲目地去看书做笔记其实效率不高,需要知道黄达整本书的逻辑和重点,包括自己需要去做一些必要的知识扩展,这可能也是很多跨考考生面对的一个痛点吧,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么厚的金融学。

第一年的政治,我没太上心,当时买了本疾风劲草,看完一遍以为自己把重点都掌握了,一千题一遍都没做完,网课的话我也只看了徐涛的强化课,到最后阶段背了背肖四,以为背会了就能拿个七十分的样子,但是事实证明我对政治所花的时间太少了,做的题目太少,对于政治的敏感性不够,导致考场上自己很空,选择题犹豫不决,大题写的很乱,毫无逻辑,最后才得了66分,能上人大的政治均分都得七十好几了,所以自己政治这块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

英语方面,我第一次是82分,不算高,当时七月多就开始看恋恋有词,其实有点浪费时间了,导致后面真题只做了一遍,写作也没有花时间(基本没有花时间),考试时甚至草稿都没写,直接下笔了,结果第一段我就写错了,涂改了一段(很影响卷面整洁分)。

经济类综合能力方面,逻辑的话我主要是刷历年的管综真题,刷了有两遍吧(年之前的),开始阶段用的是赵鑫全的逻辑精点(包括基础和强化),数学用的核心笔记,写作没有练,只看过几篇范文,考试时临时发挥的,所以经济联考分不算高。

第二年的备考:

我第二年想着是要提高至少三十分,怎么提高呢?我当时计划的是政治至少提高10分、专业课理想的话能提高15分、经济类综合能力还能提高个5分的样子,英语只要保证不掉分就行了,按照这个目标我开始了第二轮的复习。

首先是我的一个大概时间安排,我第二年备考是7月份正式开始的,我在南京和备考浙大的同学一起复习,那时候我们有大概四五个研友,研友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二战来说,互相支持鼓励,让你能心态很积极地去追梦。我们租房的地方就在我本科学校的旁边,下面有一个茶餐厅,结果被我们这些考研当成自习室了,每天都不用背书包,一人一个位置,还是挺舒服的。我当时每天早上大概七点多起床,中午11:15吃饭,吃完之后继续站在看会儿书,然后回去睡一个小时,下午2点继续看,直到5点的样子,去吃饭,晚上7点到11点,回去刷一会儿政治题,12点睡觉。我当时每两周会出去爬山、逛街吃东西或者打球,当作解压的方式。其实你只要保证每天的学习效率,以及十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长就可以了,什么时候看书不是很重要,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才是最好的。其次是我具体的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

资料推荐:徐涛的强化班、腿姐的技巧班、押题班、《背诵手册》和腿四模拟卷、肖大大的一千题、《精讲精练》、肖四肖八、米鹏的模拟卷(次要)。

7月-8月:我把徐涛的强化班网课刷完了,这个时候记了一些政治的笔记,主要是把政治的大概框架熟悉一下,我个人只推荐涛涛的强化网课,他的八套模拟卷我不太推荐(我都做完了),前期就是把政治的重点和框架熟悉一下。

9-10月:开始刷一千题,我一千题刷了两遍,有配套的刷题本,可以第一遍在刷题本上写,解析要仔细看,总结考点和错题,以便后期快速回顾,《精讲精练》主要是为你提供一个知识点的深度讲解,没有必要去认真地去看一遍,太厚了,把题目和重点知识记一下就可以了。除了一千题,我还用刷题小程序大概刷了快一千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选择是否刷小程序,因为刷题主要是为了提高题感。

11月开始我就是跟着腿姐,她的技巧班,看完整个人豁然开朗,感觉政治简单了不少,真的极力推荐她的技巧班,一节课2小时,大概二十节课的样子。听课的时候记得多记笔记,政治多写多背你到最后就会形成题感,总之就是用碎片的时间多轮复习。后面模拟卷出的时候我买了腿四、徐涛八套卷、肖秀荣的四套和八套,这里主要推荐腿姐和肖大大(极力推荐)。此外我还用刷题小程序把米鹏的模拟卷都刷了一遍、平均38分的样子吧,其他的老师我都没看了。我自己认为,政治重要的是题感(选择题)和答题的逻辑性和框架性(大题),因此,大量刷题,然后把重要知识点用小笔记本或者手机的备忘录分条记录很重要,因为需要反复查看。然后把腿姐的大题答题技巧听一遍,配合她的那本《背诵手册》以及后期的冲刺阶段的带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