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习惯把土豆、红薯等薯类做菜食用,很少把它们当作主食,甚至有一部分人只知道大米、白面是主食,再无其他。
其实可以作为粮食的食物远远不只米、面,主食也可以丰富多彩,可以有多样选择。
⊙主食包括谷类、薯类、杂豆类
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提出,主食一类除了谷类(包含全谷物),还包括薯类和杂豆。从提供人体营养素的角度看,薯类和杂豆的膳食贡献都比较接近主食的作用。
⊙薯类主食化
薯类,常见的有马铃薯(土豆)、甘薯(红薯、山芋)、紫薯、芋头、山药和木薯。主食是人体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虽然薯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25%左右,但是薯类富含淀粉,还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口感好,容易产生饱腹感,是不错的主食选择。
马铃薯主食化开发是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积极探索,也是主食消费多样化的新方式。
⊙杂豆类也是主食
杂豆类品种有赤豆、芸豆、绿豆、豌豆、鹰嘴豆、蚕豆等,大豆不在此范围内。与大豆相比,杂豆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达50%~60%,成分更接近粮食的特点,所以被当作主食看待。
杂豆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大豆相同,接近人体的需要,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所缺乏的赖氨酸,B族维生素含量也比谷类高,还有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杂豆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是很好的互补。杂豆类适合整粒煮或整粒碾碎做“馅”食用。
⊙薯类中富含“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
众所周知,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现在科学界又提出膳食纤维堪称“第七大营养素”的观点,可见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性。薯类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最新膳食指南在主食中强调薯类摄入亦是膳食纤维对人体重要意义的一个体现。
膳食纤维明确的好处至少有三点。
膳食纤维可以附着在小肠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薄膜可阻挡小肠吸收其他糖类物质,可以延缓血糖升高,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膳食纤维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研究发现膳食纤维会抑制胆酸的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含量,预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的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
⊙薯类的膳食贡献——降低便秘发病风险
研究数据显示,增加薯类摄入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病风险。另有资料表明,在对我国18~39岁产妇进行的薯类与便秘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每天摄入普通饮食的对照组相比,每天进食熟甘薯克左右的产妇产后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提前,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薯类花样吃——主食、菜肴、零食,都相宜
相对于其他主食,薯类的食用方法更多样。
做主食。马铃薯和红薯经蒸、煮或烤后,可以直接作为主食食用,口感非常好;还可以切成小块,与大米同煮。马铃薯或红薯面粉还可做馒头、面条等制品。薯类作主食食用,既不必加盐,也不必加糖,更不必加油,最能发挥它们的营养优势。
做菜肴。薯类可以做成多种家常菜。薯类与蔬菜、肉类搭配做菜,味道很好,如土豆炖牛肉、山药炖排骨等。
做零食。比较营养的薯类零食如红薯干、紫薯干等。油炸的薯条、薯片等零食不健康,不宜多吃。
薯类每日推荐食用量:50~克。
成人每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总量应控制在~克,其中薯类应该占到50~克。
具体说,一天摄取/3个中等大小的红薯比较适宜;一天三顿饭里有一顿饭吃薯类食物就够了;红薯尽量不要放在晚餐吃,应放在早餐或者午餐享用。
扫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