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回顾
·
钱水土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院长。浙江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区域金融与经济、农村金融、创业风险投资理论等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20余项省部级课题,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统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论坛
投稿
01
20MBAP4班陈艺涵
专注于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年3月21日,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次商道论坛,邀请了学院院长钱水土教授,来和我们畅聊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令我们受益匪浅。
钱教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本次的论坛:
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是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重塑和创新。技术的进步、竞争的加剧和客户的驱动正不断促使银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和线下服务环境,促使银行数字化转型需求日益迫切。推动“科技+金融”相融合,对接不同市场主体的金融新需求,借金融科技之力,重塑银行业态和服务模式,帮助商业银行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
二、银行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数字经济与生活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是服务数字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践行企业责任担当,实现金融可持续的重要途径;三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转型发展的主动选择。
(二)银行4.0需要数字化改革支撑。
(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银行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近几年来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从硬件和软件上支撑爆发式的数据收集、整理、挖掘和智能化分析与应用。对银行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的金融技术包括集成式中央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交易、物联网金融、开放银行API和5G通信技术。
(四)金融科技加重脱媒,迫使银行数字化转型。一方面从负债端利用各式便捷理财产品吸收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从资产端投放大量短期高息信贷,从资负两端加速了金融业务的银行脱媒。
三、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风险有: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和声誉风险。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有:
1、传统IT系统对内,难以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改革需求;
2、信息技术和人员投入较高;
3、数据治理与分析难度大;
4、部分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协同困难;
四、银行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
钱教授通过对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和常熟银行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措施:
1、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导向;
2、调整组织架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3、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平台建设;
4、强化数字化转型的全面风险管理;
5、揭开开放合作和生态运营能力。
本次论坛探讨的正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银行业如何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数字化转型,顺应时代的潮流,帮助商业银行全面提升经营能力。以点到面,辐射至其他行业,都是一脉相通的,无论是个人、政府、企业还是整个行业,在面对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的今日,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目共睹的,在全球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开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适应数字经济,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此次商道论坛虽然是以银行业为切入点,但对我们各行各业的同学们都是受益匪浅的。
·商道论坛
02
20MBAP3班赵卓源
BankingEeverywhere,NeverataBank
3月21日下午,浙商博物馆四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近名学生聆听了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院长、浙江省政协常委钱水土教授主讲的关于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商道论坛。
钱教授是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区域金融与经济、农村金融、创业风险投资理论等研究。因此在论坛一开始,钱教授就中国目前的商业银行的概况做了阐述,从国有商业银行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再到村镇银行,各项数据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同学们听得有逻辑性更有层次感。紧接着钱教授又就商业银行早些年的垄断地位到制度改革再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压力做了着重的讲解与分析。
10年前20年前,银行招员工讲究的是资源,看员工是否有业务资源,有资源的录用条件都可以适当放宽。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中央政府更多的关心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商业银行面临制度变更带来的压力及改变。近几年,随着国内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普及,智能、移动、大数据等新鲜词汇不断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的围栏,技术的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新一轮的冲击。所以在如此大背景下,钱教授认为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主动怀抱技术的创新,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
所谓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是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重塑和创新。
钱教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蚂蚁科技曾利用其自身大数据系统,给远在西安的一家羊肉泡馍夫妻店放款30万元的故事。远在西安的羊肉泡馍点,蚂蚁科技既没有物理网点也没有客户经理对接,为何敢于投放贷款。支撑其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大数据系统,该客户长期使用支付宝,蚂蚁科技已通过长期的跟踪分析,掌握了客户的基本数据,每天能卖出多少碗羊肉泡馍,每碗多少钱,每天什么时候开张,什么时候打烊等,大数据作为了其风控的模型基础。同时钱教授还提到蚂蚁科技内部的,即3分钟客户申请,3分钟审核审批,1分钟放款,全程0干预。
随后的论坛,钱教授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银行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银行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四个方面展开。
其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中钱教授认为客户、竞争和市场因素正不断促使银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和线下服务环境,银行数字化转型需求日益迫切。服务数字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实现金融可持续的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转型发展的主动选择是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原因。而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声誉风险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风险,同时IT系统主要对内,难以满足客户为中心的改革需求、信息技术和人员的投入较高、数据治理和分析难度大、金融科技的多重挑战、部分商业银行体质机制协同困难、金融科技应用标注规范不足、部分商业银行神态圈运营能力不足都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实际难题。最后,钱教授例举了目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做得比较好的几家银行,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的先进之处进行全面的解剖分析。
论坛结束,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作为一名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于钱教授的本次论坛早已满怀期待,本次论坛干货满满,收获颇丰,深感任重而道远。
·商道论坛
03
20MBAF1班郭雯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听钱水土院长商道论坛有感
年3月21日,正好是雨霁风光春分日。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商道论坛,迎来了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院长——钱水土教授。作为浙江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钱水土教授为浙工商学子们奉上了一堂主题为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精彩演讲。
在论坛现场,钱水土教授精神奕奕,条理清晰得向同学们阐述他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见解。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凝神听讲,时不时点头称许。许多同学面前都摆放着电脑,摘录听到的宝贵经验。在短暂的两个小时中,钱水土教授将关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很多问题抽丝剥茧,分析得入情入理,许多案例信手拈来,生动形象,引发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首先,钱水土教授阐述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简单的讲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它是一种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重塑和创新的一个过程。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依然是中国整个融资体系的主渠道,因此,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中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
其次,钱水土教授提到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当前的新冠疫情促进了客户和业务从线下向线上的转移,也促使商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本次新冠疫情发生后,人们应对病毒常用的措施之一就是足不出户、物理空间相互隔离。对于银行而言,从业人员之间、银行与服务对象间都无法像原来没有疫情时那样频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数字化,物理场所已经变成线上,银行与客户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来完成交易。
紧接着,钱水土教授谈及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他提到,银行面临的压力不是制度变革,而是技术创新。一方面,数字化不等于渠道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也不等于数字化产品。这意味着做银行转型不是只做一个手机APP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