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创办四十载。
拓荒草野,办学兴业,
在风雷激荡的改革进程中,
荟萃轰轰烈烈的思想,
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号,
淬炼成“金融黄埔”。
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崭新的发展轨迹,
在迈向世界顶尖金融学院的征程上,
奋勇跨越。
年是清华大学建校周年,
也是通州基地的正式启动之年,
学院发展迈入新阶段。
四十载发展跨越,
九万里风鹏正举。
肖远企,级硕士研究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他长期担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自年学院成立一直担任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问:您从武汉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后,为什么会决定要考五道口?
肖远企:我当时考研的决心下得比较早,但报考哪所院校还没有具体决定。当时可选目标除了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外,还有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等部委所设立的研究生部。由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仍处于“大财政小金融”的经济环境,五道口的社会影响和传递的信息量都相对有限,这也同样反映在我们这些报考的学生里面。因此,我虽然打算去北京深造,但对考研方向仍有些犹豫。而后来,一次偶然的契机,我有幸参与到五道口来武汉大学举办的系列招生宣讲中。中国人民银行八大研究员之一虞关涛老师作了学术讲座,通过聆听他对五道口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以及和他后续的深入交流,我开始清晰认识到五道口的办学规划和师资实力,坚定了投入复习并报考五道口的想法。最后,能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武汉大学应届唯一考入五道口的学生,我也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
(五道口年招生考试现场,甘培根老师在监考)
问:您对考入五道口后,去基层工作实践半年,再回到课堂进行理论学习,对这段经历有什么样的印象?
肖远企:那段经历非常有意义。当时,我被派到建设银行北京西四支行进行工作实践,负责跟踪企业贷款项目的进展情况。借助对厂房设备的实地考察,判断施工进度是否达标,从而决定后续贷款的发放额度。由于是和基层的银行机构面对面接触,对基层的业务流程和员工工作状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五道口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给了像我这批应届考入五道口的研究生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因为在理论层面,包括我之前翻译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书,很多涉及的概念和主题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如果没有细致深入的实践经历,要做到彻底全面的把握还是不大容易的。
当然,近年来金融行业高速发展,当时的银行业务体量小,操作环节简单,和如今监管领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