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入世20年之我见连平四大经验成中国金融业
TUhjnbcbe - 2023/11/8 19:42:00
文/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在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世”对中国金融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从一个金融弱势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金融大国,并稳步向金融强国迈进。回顾“入世”2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金融业发展呈现了服务实体经济、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求创新和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四大经验,这些经验还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指引和保障。蹄疾步稳,入世20年间中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规模飙升“入世”20年,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蹄疾步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规模飙升,金融机构资产与数量迅速增加,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入世”20年来,间接融资持续大幅增长,有效地支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年末,中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至.4万亿元,较年大幅增长了15.9倍。信贷的持续增长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巨大融资需求,经济高速增长又催生了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年银行信贷占社融比例为60.65%,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20年来直接融资高速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经过一系列重大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现已基本形成。年全年沪深交易所全年募资总额1.36万亿元,是年募集资金的12.4倍。年末,沪深两市共计有家上市公司,是年末的3.9倍,总市值达79.72万亿元,是年市值的18.3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亿元。债券市场由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构成。年各类主体通过沪深交易所发行债券筹资8.48万亿元,全年共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14.2万亿元,较年增长了近29.1倍,呈现了很高的增速。与此同时金融机构数量与资产迅速增加。年末,中国银行业机构法人已超过家、保险机构法人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家;年二季度末,证券公司已达家,私募基金公司达2.45万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已达家,较年仅有为数不多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转变。年二季度末,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已达到.9万亿元,较可查数据(年)增长11.7倍。截至年9月末,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23.9万亿元,较年仅有亿元增长了倍,实现了“爆炸式”增长。经历了“入世”20年发展,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银行强榜单,按一级资本排名,中资银行有家上榜,其中9家中资银行入围前20强,中农工建国有四大行占据前4名。截至年末,共有23家中资银行在7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其中一级分支机构家。截至年末,共有11家中资银行在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一级分支机构80家,借助“入世”机遇,中国银行“走出去”步伐稳步推进。改革奋进,开放创新、控风险能力等多方面提升总结“入世”20年中国金融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经验,主要可以归纳为服务实体经济、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求创新和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四方面。一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宗旨,金融业发展动力源于实体经济。“入世”20年,金融业作为重要产业之一,较快地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同时也快速地融入了“入世”大局,持续为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提供融资,为进出口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不断增强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制造业的成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二是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年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国人曾发出“狼来了”的呼声,金融业对“入世”普遍存在较大的担忧。但在经历20年快速发展之后,“入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活力有目共睹。“入世”是中国金融开放的关键“一环”,深刻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入世”之前,中国金融业体制僵化、经营模式单一、资源组织和配置效率不高,特别是银行业还背负着20世纪遗留下来的许多“不良贷款”。“入世”后,通过打开金融开放大门,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和业务限制,坚持引资、引制、引智,引入了“鲇鱼”和战略投资者、资金机制和人才,大幅提高了中国金融系统的市场化程度。三是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金融业持续深化金融体制与机制改革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世”20年来,中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战略协同、激励考核等运营机制协同效应持续增强,运作管理模式渐趋成熟;引进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营造了“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风险文化环境,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渐完善。与之协同推进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也获得较大突破。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中枢的短期利率走廊和“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中期利率传导机制也已形成,利率市场化取得重大成果,实际利率水平持续下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建成,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金融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确立,协调配合保障了中国金融业的稳步发展。四是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金融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整体提升。“入世”20年中国金融业虽偶有风险暴露,但都属于较小范围,呈现局部状特征。这得益于监管当局的宏观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组织的中观规范和金融机构个体的严格自控。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发达国家,表明中国控制金融风险及其传染的能力明显改善。经过近十余年的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中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入世”经验有益于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必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直接融资渠道。金融业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与精准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未来仍应以金融业开放为手段,推动金融市场、金融体制、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继续深化金融业市场准入制度、交易监管制度等的改革。稳步推进与中国金融监管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业开放步伐。继续完善和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在引进现代金融业发展所需的新理念与创新型人才的同时,鼓励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维护中国国际投资者与进出口企业利益,更好服务中国的新发展格局。未来依然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与机制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进一步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构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监管决策协调和沟通机制,健全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三支柱,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面对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化,金融监管机构将依然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秉持“零容忍”态度,严守法律法规与市场规则,依法处理各类市场违规操作。金融机构要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督,强化部门间协调合作,加强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平台,运用金融科技提升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控和金融信息保护,做好新技术应用风险防范。宏观管理部门需要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编辑陈莉校对卢茜
1
查看完整版本: 入世20年之我见连平四大经验成中国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