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读书,虽然我们首先仍会想到双手打开一本纸质书,但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进行阅读,已更多成为实际场景。在某些方面,电子书、网络书带来的阅读体验和效果,已不亚于或说远超过纸质图书,金融史研究中数字阅读发挥的作用,就可作为一个例证。
《中国货币史》
中国金融业是近代中外商业和文化交流的产物,“金融”“银行”等名词及货币银行理论也是从外部传入的。考察追溯汉语中相关金融术语的语源,是金融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课题。中国学者对“金融”等词的溯源研究早在百年前就已开始。这些词在中国是逐渐使用和传播的,很难找到一个绝对的起点,学术进步主要依靠在读书时发现更早的用例,然后把词语使用的时间上推几年。在纸质书时代,博览群书是进行词语溯源的必要条件,但在数字书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电子版拥有海量“藏书”,通过网络读到孤本秘籍,通过检索直接找到相关内容,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近年来,中国金融史相关研究取得的新突破,很多得益于数字资源的快速积累和数字阅读的广泛应用。先说“金融”。民国时,即有学者指出“金融”一词来自日本,后来学界也多赞成这个观点。但它在日本是怎样形成的,是否是“finance”的对译以及何时传入中国,一直没有定论。
《新民丛报》
日本在明治四年()5月10日颁布《新货币条例》,统一币制,确定金本位,因此“金融”一词应出现在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时期担任大藏卿的大隈重信,是日本货币银行体系维新的推动者,保留下很多当时有关此事的档案文献。这些档案后来捐赠给他创办的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称为“大隈文书”。十年前,早稻田大学公布了“大隈文书”的电子版,为考察“金融”一词在日本的产生、流传提供了条件。从大隈文书可见,明治八年()年9月三野村利左卫门所上《关于金融的建言书》的封面即出现“金融”二字。这个建言书中多次出现“金钱融通”一词。在第十页,作者说一国的“金钱之融通”如同人的血液流动运转,一旦停止流动就会危害脏腑和健康,必须百方医治。当时日本国内“金融壅塞”,恰如人体血液运行停滞。“金融”这个二字连用之词,显然是“金钱融通”的缩写。稍晚,明治八年10月7日由吉原重俊写给大隈重信的《关于金融蔽塞百业不振的建言书》,开篇即言“方今金融蔽塞百业不振”,其“金融”也是“金钱融通”的缩写。在明治初期的印刷出版物中,明治十年()牧山耕平所译《初学经济论》的第三十八章“金融壅塞”(对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