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下齐观
最近火了一个词叫做财政赤字货币化,老齐星球的粉丝群里天天就有人在问,不知道这是啥意思,对我们的投资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其实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一个专有名词,也叫政府债务货币化,也就是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融资,其结果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再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印钞票买国债。以前央行负责提供货币,而货币是财富的符号,财政负责管理财富,财政缺钱了只能上市场借,而央行不能直接用新鲜出锅的人民币去买国债,那样的话左手印钱,右手借钱,左兜掏右兜,人民币和国债也就没啥信用了。钞票想发多少发多少,那还了得?所以法律禁止央行这么干。而且不光我们禁止,全球各国的央行也都禁止这么干。目的还是怕大家对货币失去信心,如果大家都不用纸币了,那就麻烦大了。
但后来金融危机来了,西方国家的市场利率降到了0,经济已经严重通缩,央行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而财政这边还有好多能做的事情,但是却因为缺钱干不了,于是二者一商量,干脆央行帮你一把吧,但总不好明说,所以扯了一块遮羞布,就叫做财政赤字货币化,说白了就是印钱直接买国债。但是大家惊奇的发现,本来以为这么干,会引发大规模的货币超发,从而造成通胀,但结果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西方国家的通胀率并为上升,甚至仍然是通缩,于是大家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之前的QE其实就是美联储去购买国债。这就是相当于央行拿钱出来给财政,然后财政在把这些钱用来赈灾,对那些危机企业的购买和救助。所以美国后来才有源源不断的钱,一个一个企业去救,阻断了金融危机的链条传导。甚至一直让市场利率极低,很多企业从市场融资,借利息很低的钱,然后回购自家股份注销,从而提高股东权益,美国股市才得以一直维持在高位。说白了这都是印钱印出来的牛市。
看到美国这一切,我们也不免有点眼馋,谁都想欠债不还,都想手里有源源不断的钱,也都不想过苦日子。所以很多人也就提出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下财政赤字货币化,让央行直接去买财政的国债,这样我们建设不就有钱了吗?但是我们其实还是有本质不同的。
1、我们目前跟西方还不一样,西方是长期低通胀。甚至有通缩风险,而我们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甚至去年还因为猪肉引发了阶段性通胀。啥时候食品价格都无法拉动CPI的时候,那才跟西方差不多的时候。
2、西方国家的利率已经到零,央行已经无事可做。而我们的利率还在3%以上,降息降准还有大把空间,现在这些货币政策也远没有穷尽,人家已经逼不得已,而我们显然手里还有余粮,所以也没必要铤而走险。而且人品也不一样,人家是自己这碗里的吃完了,才吃别人碗里的,你是明明自己碗里还有,就要吃别人碗里的,那让其他人怎么想?
3、楼市资产泡沫严重,这个癌细胞极其强大,他吸收着来自社会各个地方的资金,一旦你这么搞,大家对人民币失去信心,更得去买房子来抵御通胀了,到时候社会上的钱全去买房了,经济就更是会两极分化。财政这边搞的在热闹,也拉动不了民间投资了。你越是不能带动市场,就越依赖央行和财政,最后就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了。
4、我们本身的制度问题,只要财政一有钱,很容易造成国进民退,央行借钱给财政,那么就会让民间经济更加困难,更难以跟国企央企竞争。
5、美国的美联储不隶属于政府,而我们的央行和财政部都在政府下面,所以这就更加难以避嫌。
所以显然,我们不具备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条件,但是现在也有一个突破口就是特别国债,今年又要发特别国债,所以有人建议,央行可能会在特别国债上搞试点,在二级市场上去直接购买特别国债,这样财政赤字就看起来没那么刺眼了,而特别国债也只能作为金融行业资本金补充,防范金融风险,不能用于一般支出,基本不会出来,酿成通货膨胀,所以看起来似乎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由于之前金融体系也是有资本金的,现在如果开了这个口子,央行直接买特别国债,那么也就意味着可以把原来的资本金都替换出来,虽然特别国债没有进入一般支出,但是原来的钱却进来了,其实背着抱着一边沉。就好比你家的教育经费10万块不能动,但是突然之间,父母又给你10万块,也告诉你是教育经费,不能动。那么你把父母这10万存上,原来那10万就能动了。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所以,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央行开始买财政的任何债券,其实就相当于是财政赤字货币化了,这事还是应该警惕,老齐是不赞成的这种操作的,这块遮羞布虽然没什么用,但是还是不要扯下为好,否则可能会影响大家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其实我们用其他的手段,也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央行私下里的方法很多,比如央行可以通过工农中建四大行去购买,国有大行去买其实也跟央行去买其实差不太多,但起码说明,我们对于货币发行上,还有敬畏之心。吃肉可以,背着点人,不要吃向太难看就好。你毕竟不是美国,还没有美元的金融低位,所以做事还是要低调一点,比如最近一讨论这个事,人民币马上单边贬值到7.15,就已经说明了这点。如果真要财政赤字货币化,肯定会有国际资本用脚投票。这已经是一次警告,所以老齐业预计,我们暂时还不会这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