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金融科技/信息科技资金投入合计1,亿元,占营收比重总体上超过了2%,而且与年同比增速平均接近30%,体现出强大的规模优势,给中小银行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大型银行发力中小银行竞争压力加大
年以来,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狂飘突进,金融科技推动业务下沉效应明显。公开信息显示,主要大型银行在年均从战略高度加大了金融科技的布局和投入,从顶层设计、组织变革、架构调整、研发投入、人才体系、平台应用、开放生态等各个层次全面发力,形成了金融科技“群雄并起”的集群现象。
根据上市银行年度年报披露的相关信息,金融科技投入和人才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大型银行的数据尤其令人瞩目。年,上市银行从多个角度加大了对金融科技应用的投入,进一步强化了金融科技对于业务转型和业务增长的驱动作用。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金融科技/信息科技资金投入合计1,亿元,占营收比重总体上超过了2%,而且与年同比增速平均接近30%,体现出强大的规模优势。有4家大型银行投入超过百亿元,分别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其中,建设银行以.33亿元位居首位。而招商银行在“打造金融科技银行”的战略指导下,年金融科技投入93.61亿元,仅次于投入超百亿的四大行,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44%。
在人才体系建设方面,年报数据显示,尽管大型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不高,但是由于人员基数庞大,金融科技人员数量都有大幅增长。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总数已突破8万人,且年普遍都有进一步的人才扩充计划。以工商银行为例,其金融科技人员占总员工的比例接近8%,达到3.48万人,超过了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和。招商银行将金融科技投入、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纳入公司章程,并持续优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吸引和培养。交通银行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启动“FinTech管培生”、“金融科技万人计划”、“存量人才赋能转型”三大工程,尽管其科技人员规模不大,但是同比增速却接近60%。可以预见,未来三年内大型银行对于金融科技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大型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重视还体现在组织机构的变革上,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设立。年以来,大型银行加速了开放银行和科技银行战略的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不仅是其内部金融科技组织变革和机制创新的标志性举措,也承担了在开放银行生态体系中对外赋能输出的战略使命。以中国银行为例,年6月13日,中国银行在上海成立全资子公司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立足集团内服务,放眼集团外拓展,深耕金融行业,探索跨界合作”的发展思路,在重构中国银行集团层面科技体系的基础上,从内外两个层次打造创新“试验田”和合作“桥梁”。
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空间受到挤压
中小银行在普患金融领域的业务空间受到挤压。依托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支撑,在普患金融领域,大型银行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加大实施力度,相继成立普患金融事业部,利用其资金成本较低、客户覆盖面广、业务渠道通畅等天然优势,将普感服务进一步下沉延伸,挤占了中小银行的业务空间。
政策指导中小银行发展方向
虽然中小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内外部挑战与压力,但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小银行突围困局指明了智慧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以下简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全方位闸明了未来三年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的各项举措,为中小银行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谋划了清晰图景。
以《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为代表,国家关于金融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中小银行对于科技转型的战略重视形成了良好互动。根据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对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小银行认为《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的金融科技应用举措,对于中小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发展普患金融业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约一半的中小银行认为“指导意义较强但缺乏细则”。由此可见,中小银行对于金融科技顶层战略设计有了更多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随后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科技赋能”的发展目标,并针对“增强地方中小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和“增强金融产品创新的科技支撑”制定了具体举措。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中小银行坚持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有效提升了普惠小微业务的科技水平和整体效能。尤其是电子渠道建设、信用数据库建设、全流程智慧风控和智能审批机制,有效地改善了此前制约普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