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互联网金融2019暴富入场乱局监管
TUhjnbcbe - 2024/3/31 18:03:00

年,是公认的“寒冬”,各行各业的玩家们,过得并不安逸。就连曾经位处风口的互联网金融玩家们,也大多在今年偃息旗鼓。

经济下行加之监管承压,这一年,P2P平台被迫出清,所剩者寥寥;这一年,号称日活百万的电商平台,折戟金融。

但也是这一年,BATJ等巨头或一些手握流量的新起玩家,开始抄底,跑马圈地。

那些曾经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掀起“腥风血雨”的玩家们,如今,究竟怎么样了?

在年收尾之际,投中网对互金玩家们这一年的战事进行了梳理。

1、被迫清退的P2P

曾经爆火的P2P,在年迎来至暗时刻。

与年11月行业发展高峰期的数据对比,年11月的P2P网贷成交量从多亿腰斩,跌到了亿。这一年,光是玩家就死了多家。

这不是拐点,也不是终点,未来,这一趋势或还将继续。

年初,监管给P2P划出了三条路:要么转为助贷,要么申请小贷牌照,要么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但这三条路,每一条都是荆棘丛生。

随着监管风向不断变化,助贷这条“生路”是否还可行得通,尚未可知。

于是,申请小贷牌照或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当下网贷机构除自动清退之外的最佳选择。

据投中网了解,截至目前,尚未有P2P公司申请或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网络小贷牌照方面,51信用卡、和信贷、微贷网三家公司已公开宣布将积极申请该牌照。

后面这两条路也不太好走。

有业内人士告诉投中网,要成为持牌机构,首先要解决的是将原来P2P风险进行出清,但其实大多数平台隐藏的风险极大,要将所有的风险出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

其次,就牌照门槛来看,获取消费金融牌照,对平台的股东实力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平台的股东假设是以非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发起人时,要求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亿元人民币,但这样的条件只有个别巨头系P2P平台有望达标。

P2P们的生路还未趟平,各个地方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了。

目前,四川、湖南、山东、重庆、河北等多个省市纷纷宣布,省内没有一家网贷公司完全合规通过验收,将在全省范围内取缔P2P网贷业务。

从互联网金融高峰期的多家平台,到如今仅剩多家,不过4、5年的时间。业内从业者对网贷行业也多持悲观态度,称P2P将一家不留。

但这真的会是最终的结局吗?年或能得到答案。

2、折戟金融的电商

P2P行至末日,消费金融却正在逆势崛起。

相比于无场景放贷,有场景的消费金融一直是玩家们的必争之地。过去几年,凭借教育、租房、医美等场景与金融的结合,不少玩家活得风生水起。

但年,原本吃香的场景开始“变味”。

“今年有个大问题,经济下行明显,很多商业服务机构,培训类、医疗类,这种预付款的,跑路发生频繁。”某金融公司员工告诉投中网。

为了保险起见,如今的一些金融公司甚至只敢与各个领域的大中型机构合作,对小机构敬而远之。

场景失灵,不仅发生在租房、教育、医疗,就连用户动辄超百上千万的优质场景——电商,也不灵了。

开展理财业务或给金融机构导流,是大多数电商平台布局金融最简单便捷的途径,蘑菇街、唯品会、小黑鱼、微店都是这么做的。

也有不依赖外部机构,就能完成电商金融布局的。但无论是依赖外部放款的,还是自力更生的电商平台,如今大多面临金融业务受阻的窘境。

据新流财经报道,已死亡的淘集集也曾意欲开展金融导流业务,但因自身危机爆发,与持牌消金机构的合作被迫暂停。

此外,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下线了寺库钱包;唯品会暂停了理财业务以及部分用户的“唯品花”金融服务。

不过,据唯品会相关人士告诉投中网,暂停部分“唯品花”服务,是因为在业务开展早期,唯品花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唯品会的自有资金。

如今,为求金融业务稳健合规化发展,唯品花只能将金融业务托付给外部金融机构。

因为唯品花对接的资金机构主要为银行,银行在审核放贷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审核标准,因此用户的征信、额度和权限都需要重新审批,这就可能导致部分用户的唯品花服务被暂停。

至于为何暂停理财业务,唯品会称,这是因为公司金融业务处于转型期,而做出的整体规划。

多家电商机构折戟互金,那么电商场景与金融的结合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电商最容易做消费金融场景,比较容易和分期挂钩,但没做好,风险也大。”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员工李杨告诉投中网。

另一位观察消金多年的业内人士王杰谈电商折戟基金的原因称,这一方面与各家平台的战略与团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电商行业的分化有关。

年是电商平台的一个转折点。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从年到年,中国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一直呈递增的状态,但其增速却有所放缓。

《报告》显示,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为8万亿,以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电商平台用户增速已持续放缓至20%,甚至更低。

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商户,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及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困境。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

《报告》同时指出,对于电商而言,目前已基本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阿里和京东两大巨头市场份额已达80%+;长尾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

“虽然目前的电商平台很多,但其实大多数用户仍会选择最主流的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巨头们吃掉了大部分市场,其余玩家只能分食剩余的份额,竞争力相对较弱。”王杰告诉投中网。

另有业内人士称,除上述原因之外,监管和牌照,也是电商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存在的掣肘。

网贷被清退,电商又遇掣肘,寒冬之下,面对诱人的金融业务,还有入局者吗?

有。

3、摩拳擦掌的巨头

巨头们从不掩饰对金融的野心。

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数科,百度度小满,体量均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寒冬之际,巨头们颇有抄底之势。

BATJ四大巨头中,百度的金融业务稍显落后,但在年,百度开始奋力猛追。百度将旗下金融业务进行拆分,升级为度小满金融,引入19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同时,百度金融还开始在机场、网络视频中大肆品宣,扩大知名度。

今年5月,百度又先声夺人,通过度小满金融出资4.5亿元人民币,成为哈银消费金融的第二大股东,持股30%,一举拿下时下极具含金量,又符合监管的消费金融牌照。

自此,百度成为BATJ中第一家斩获消金牌照的巨头。

更何况百度看中的哈银不是包袱。

哈银消费金融于年4月成立,时间虽晚,但其注册资本金在27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并不算太低,为15亿元。

哈银消费金融在成立第一年,便实现盈利,且其净利润稳步上涨。年上半年,哈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长.28%,为0.亿元。

度小满消费金融业务制图:投中网

截至年5月,度小满金融的贷款可授信用户达到3.3亿,累计放贷总额超过亿元。

百度入股消金之后,阿里也走了同样的路。

今年6月,微博对包银消费金融进行增资,获取其40%的股权,作为微博的第二大股东,阿里间接对包银消金持股12.08%。

但截至目前,成立已过3年的包银消费金融一直未对外公开运营数据及盈利情况,其大股东包商银行更是在年5月24日,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央行、银保监会接管。

作为阿里金融触角的蚂蚁金服,理财业务主要有余额宝和招财宝,消金业务主要是花呗和借呗。

从近两年数据来看,花呗产生的营收和利润都远多余借呗,其原因或在于花呗对于用户的资金使用用途有所限制,借呗则不限资金使用用途,对用户而言,更具诱惑力。

但即便是蚂蚁金服这样的巨头,也无法规避监管带来的影响,年,监管部门对现金贷进行整顿,花呗与借呗的业绩也因此受损。花呗的净利润直接从34亿元下降至3亿元,断崖式下跌。

消费金融利润骤然缩减,如何才能摆脱困局?场景布局是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论及对场景的布局,蚂蚁金服从未落人之后。

淘宝对于蚂蚁金服的花呗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场景。为了能刺激消费者对花呗的使用频率及借款金额,扩大贷款业务规模,自年花呗上线起,每逢双十一花呗都会临时上调用户的信用额度。在淘宝购物时,只要单次消费满元以上,用户就有机会使用花呗分期。

此外,花呗内嵌于支付宝,享受着支付宝带来的流量,也已覆盖了用户多方面生活场景。借呗亦是如此。

还需一提的是,花呗已不局限于蚂蚁金服体系内,还接入了多家外部线上消费平台和线下商户,如与美团、唯品会、一号店、大众点评等,这些平台无一不是流量高地。

蚂蚁金服的助贷业务也值得一提。据财新报道,目前,国内整个联合贷款市场规模已达到2万亿元左右,涉及数百家银行等金融机构,但蚂蚁金服一家就占一半以上,约万亿元。

蚂蚁金服如此强大,但并非无敌,它最强劲的对手是依旧腾讯金融。

目前,腾讯的理财业务主要体现在理财通和微黄金,截至今年二季度,理财通的总客户资产达到人民币亿元。

腾讯的消费金融业务主要通过微众银行旗下的微粒贷展开。微粒贷既提供现金分期,也提供消费分期。用户主要来自于

1
查看完整版本: 互联网金融2019暴富入场乱局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