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是数字技术催生的商业形态,也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衰落。电商不是万灵药,但是21世纪初期个别电商的极度成功,引致各行各业的驱致模仿,银行做电商,产业龙头做电商,不一而足。扎堆聚集的产业,必然潜藏着危机。要理解电商的命运,需要从最具代表性电商认识其商业逻辑。
一、淘宝:买卖双方信任问题
互联网通过网络效应实现买方和卖方的聚集,数字技术提升了物流和资金流的效率,从结构和效率两个层面重塑了传统商业模式。这是任何一个电商平台都可以利用的优势,也是传统巨头一窝蜂尝试做电商的根源,当然也是大多数电商失败的根源。
淘宝之所以从最初的电商红海中胜出并存活下来,根本的问题是解决了买卖双方不信任的问题。买方担心付了钱收不到货或者质量有问题,卖方担心发了货收不到钱,在传统商业模式中,除了现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直都是困扰商业的难题,制约了商业的空间拓展。在国际贸易中,线下B2B交易发明了信用证,通过这一工具注入银行信用,成功解决了买卖双方不信任问题,这一工具也成为全球多个国家认可的商业模式。
淘宝解决信任问题发明的工具是支付宝,支付宝通过资金托管解决了从达成交易到买方收货期间的信任问题,买方收货验货之前卖方无法控制货款,一方面可以保护买方不被欺骗,另一方面下消除了卖方的欺诈激励。支付宝不仅解决了C端交易的信任问题,也为诚信的商业环境提供激励,成为支撑一个电商平台的重要商业工具。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商家诚信的问题逐渐成为常态,支付宝对淘宝的作用会弱化。另外,支付宝作为一种数字金融工具,其设计是买家付款到卖家收款的期间资金由支付宝平台托管,期间的资金冻结处在无效利用状态,随着数字技术和商业效率的提升,支付宝的设计缺陷也日益显现。
淘宝是解决买卖信任问题最成功的电商,但是局限在C端交易。未来,如果不能成功解决B2B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淘宝的优势会逐步被其他电商蚕食和超越,这是淘宝的致命伤。
二、京东:货物的真假问题
京东作为自营电商的成功典范,通过自建仓储、自营物流、商品溯源等模式和技术的领先应用,确保电商平台买到真货。京东最初在3C领域树立了品牌形象,在单品货值较高,且存在低价代工同质仿冒电子产品领域,确保真货的形象。
淘宝所着力解决的信任问题,在京东几乎不存在,京东的买家所关心的只是京东的信誉而已。所以,京东在高货值领域形成近乎垄断地位,逼着淘宝创设了天猫。
京东是解决真货问题最成功的电商,但是,其成功过分依赖于平台自身的信誉,一旦信誉垮塌整个平台将毫无价值。未来,京东需要持续强化信誉管理,从产品来源、品质保管、仓储配送、客户服务等全物流环节加强管理,管理者需要从人的层面加强形象建设,信誉是京东长久发展的根基所在。
三、拼多多:消费者势力问题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消费者的地位作为个体参与者没有改变多少,但是卖方的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集中、技术集中、信息集中、规模巨大。买卖双方势力的不均衡,造成消费者利益被蚕食,需要重塑其优势。
拼多多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消费者利益的成功电商,解决了一个或少数几个消费者无法解决的议价问题。拼多多的机制就是把具有相似需求的消费欲望激发出来,并且成为共同的消费团体,一旦具有成千上万人的规模优势,就会成为任何一个商家所不容忽视的力量,消费者利益得到最大化保护。
消费者势力最小的地方,就是消费能力弱、信息闭塞的四、五线城市,任何一点帮助都会形成明显的消费者利益提升。拼多多找准了这个细分区域,并在这里迅速崛起,目前市值已过千亿美元,大有超过淘宝、京东的势头。有人说,拼多多也就是四五线城市的“穷人电商”,不会再有大作为。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的偏见,只看到拼多多的过去,没有看到其消费者利益整合的根本。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中,买方利益实现机制都是交易的核心问题。拼多多一方面解决了买方利益问题,另一方面又激发买方发掘更多同类买方,把买方个体利益转化为市场规模拓展的内在动力。
相对于淘宝、京东,拼多多已经找准了交易的一个核心点。未来,拼多多的定力有多强决定了其能走多远,另外,拼多多需要利用数据资源尽快建立起商品估价体系,避免砍价打着的极端化,否则无法抹去其斤斤计较的标签。
四、其他电商:模仿者居多
21世纪初,全球和中国都有数不尽的电商产生,也会在未来消失,终究摆脱不了互联网一家独大的宿命。这期间产生了银行系电商、产业龙头电商、细分垂直电商等各种形式,其实年代,C端电商已经基本见底,B2B电商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进一步演化。
对于模仿者们,其实没有多少研究的价值,每一个模仿者算一下电商的实际盈亏一眼便知,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编故事的时代,可以把各种相干不相干的利益算进去。模仿者们,有一部分将在B端崛起,更多将在C端沉沦,一并浪费大量的资源、人才和梦想。
五、电商的命运
花里胡哨的名号和千奇百怪的模式背后,电商的本质是交易。更确切的说,成功的电商,是因为用数字技术解决了交易本身的问题,让买卖双方的交易更有效率。具体通过解决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商品真假问题、消费者利益问题、生产者效率问题、社会利益平衡问题等五大问题,创造和建立新型的电商平台和商业模式,当然,后两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成功的电商产生,也有赖于新型数字技术的支撑。
1、模仿者的衰亡。世界上大多数商业模式都是从模仿者开始的,但是,只有模仿没有创新迭代,在高速变革的数字技术时代只有衰亡一条路。当然,衰亡不是一下子消失,更多会以赔钱业务线或者成本线的方式存在下去,成为一个商业提的装饰和拖累。
2、创新者的迭代。淘宝、京东、拼多多成为解决交易五大问题的成功模式,也带来巨大的市场影响和商业利益。但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必然让原来的成功基础瓦解,电商必须指向商业的本质,解决交易的核心问题,保护买方或者卖方在不同时代的根本利益。
3、电商的生态构建。互联网生态是一个被高度滥用的概念,近几年破产的大户都有一个互联网生态的规划,比如最突出的乐视。对于电商来说,生态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需要吃撑商品的物流体系,需要支撑资金的数字金融体系,需要吃撑交易的信息平台体系。电商不同于实体产业,其价值创造来源于对买卖双方的链接和各相关方的利益整合,通过生态体系的建设提升交易效率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4、开放式问题。一是如果模式不再迭代,淘宝、京东、拼多多,谁会最终胜出?二是商业银行自建电商,最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三是纯粹的互联网生态模式下,淘宝还有存在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