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野叔很早就听说过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这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听说过他的自传书籍《穷人的银行家》(BankertothePoor,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但是,真正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延伸研究,已经是年的春季,一段因为疫情而让人终生难忘的日子。
穆罕默德·尤努斯自称为“穷人的银行家”,其实更宽泛、更自然的说他可以称为“穷人的经济学家”。首先,年他在美国的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University)就读的就是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经济学家杰奥杰斯库-勒根教授。其次,年他回到孟加拉的母校吉大港大学是出任经济学系主任。相反,“银行家”倒是他被现实“逼迫”而当成的。
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几乎没有人会认为银行贷款这种金融资源可以配置给社会最底层的穷人,并且具有商业持续效益。但是尤努斯及其创立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的成功,至少是对“富人经济学”的一种颠覆。
立场:一个人无论再穷,他都有权利被人信任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许多时候、许多人都会认为经济和金融体系得以构建的基石是财富,体现在贷款上就是“抵押依赖”,实际上我们看重抵押品的所谓真实性、合法性、充足性,恰恰反映了银行对借款人的不够信任。当然,信息不对称确实也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后来人们发现,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其实是信用,所以才有了“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产品的产生。现在,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信用的基础是共识。因此,如果富人想剥削穷人,那是无法达成真正共识的,如果发达大国想把经济和金融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也是无法达成真正共识的。前一个,可能就是合作制金融机构正在走向消失的根源之一;后一个,可能就是当前逆全球化“潮流”的根源之一。
那么,穷人究竟有没有信用,可不可以达成与银行的共识呢?这个问题不能泛泛而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运行机制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至少,如果穷人心中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就会结成信用的种子,需要合适的温度去催生、呵护。
所以,格莱珉银行不仅可以给一般贫穷的小农、小商(“所谓孟加拉国人口最底层的35%”)发放贷款,竟然还可以给乞丐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这应该是全球有史以来独此一家的银行。年末,该银行乞丐成员为名,累计贷款万塔卡(人均塔卡,当时折合约9.0美元)。年末,该行乞丐成员增至名。
附图二,野叔制图视角:贴近贫穷去研究,我会更深切地理解它
在帮助穷人反对贫困的时候,许多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可能会把自己当成“上帝”,将世界放在掌心且以鸟瞰的角度去审视它;在这个视角看,他们可能会认为穷人还达不到经济学理论里的“经济人”的高度。肯定,这种傲慢自大的态度无法真正地理解贫穷,也无法真正帮助穷人。
相反,穆罕默德·尤努斯说:“我选择以蚯蚓的视角”。
野叔理解,所谓“蚯蚓的视角”,一是说明这类经济学家的谦虚。蚯蚓只是一种朴实无华的虫子,和蝴蝶、蜻蜓之类无法相比,自然“蚯蚓”可以与穷人更加平等的对话;二是说明他们的吃苦耐劳的“钻劲”。蚯蚓没有这种钻劲,根本不可能进入泥土里;银行从业人员没有这种工作作风,更不可能进入穷人的心里。
由此,不得不让人想起荀子在《劝学》中所写: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今天的经济学家也罢,银行家也罢,几个会光着脚、走进田地与穷人对话呢?而尤努斯却说,“做好小额信贷,不能与正规金融程序一样,就像不能穿皮鞋到稻田去一样”。所以,他又被称为“不穿皮鞋的银行家”。
模式:格莱珉银行是社会企业,富人无法用它来赚钱
真正具有了普惠金融的立场和视角,仍然远远不够,还需要适合时间、空间、文化、经济条件的模式和产品。“格莱珉模式”也曾在我国试验过,但是不甚成功,包括尤努斯本人在年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都说,“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项目,我没有满意的”。
首先,最核心的问题是运行机构选择商业化还是合作化。直到本世纪初,我们还有相对实质性的合作化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合作信用社和农村合作信用社,但现在城信社基本已经全部改制为城商银行,很大一部分农信社也已经改制为农商银行。我们传统的合作化金融已经实质上消失了,新型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试点也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而尤努斯的银行模式是完全真实的合作金融。孟加拉的穷人首先要成为格莱珉银行的“成员”(member),才能成为贷款对象。年末格莱珉银行的成员约万户,年末增加到.02万户,年末达到.02万户。格莱珉银行的存款大部分来自成员存款,贷款也几乎全部投放成员;而且银行成员还可以通过本人和家庭获得的生命保险(本人无须支付)、亡故贷款清偿、子女奖学金等方式,享有该银行的利润。
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模式,商业资本基本规律是按照利润最大化来运行的。而尤努斯这种相对封闭的合作性模式,才是该银行资金不会被“抽血机”式的模式吸走的保障,也是该银行利润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保障。
结语
尽管目前我们的经济与金融与孟加拉相比更为发达,但是如果发展的成果更多不能被大多数人共享,那这种发展的社会意义又如何体现呢?这应当也是我们现在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的原因。
正如穆罕默德·尤努斯在书中所言:“没有了人性的一面,经济学就像石头一样又干又硬”。
注明:本文中的各个小标题,均出自穆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一书原文,或者其接受采访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