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易纲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
TUhjnbcbe - 2024/4/20 16:23: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充足,防范发达国家宽松政策外溢影响作者:杨志锦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于3月20至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会议设置了金融业开放与风险防控、人民银行圆桌会、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等货币金融议题。其中,央行行长易纲、工行董事长陈四清、中行拟任行长刘金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委员王一鸣、蔡昉等出席相关论坛,透过他们的发言可以管窥货币金融政策信号。对于货币政策,易纲表示,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工具手段充足。对于金融风险,不少学者、金融机构高管都提醒要警惕发达国家宽松政策调整的外溢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的压力。在此之前,今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出,要严密防控外部金融风险。货币政策工具充足易纲在论坛上介绍,当前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2%,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为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易纲表示。实际上,货币政策空间主要是向下调整的空间。此前,为应对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提振市场信心,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年3月,美联储2次降息共个基点,进入“零利率”行列。与此同时,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央行重启或加码量化宽松。对比来看,欧美日政策利率为零甚至采取负利率政策,只能通过资产购买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中国仍是主要经济体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降准降息均有空间,因此中国央行不需要以央行大规模扩表的方式投放流动性。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国货币政策也有放松,但显得较为克制。比如价格型工具方面,中国央行先后下调了逆回购利率、MLF利率,但仅下调了30BP,利率仍保持在合理区间,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此外。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银行货币创造的市场化功能正常有效发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解读称,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加息和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但会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已增加对潜在经济增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纲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