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广锋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ID:SuningWealthInsights)
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下,零售行业一片哀鸿遍野。据联商网统计数据,年主要零售企业(百货、超市等)在国内共计关闭家门店,相比年关闭的家门店,大幅增加。冷冰冰的数字反映出零售业面临的阵痛以及未来前行的迷茫,不少人喊出“电商已兴,零售消亡”论调。但在在笔者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在新消费生态(新消费者、新消费心理、新消费需求)引领下,零售业依旧存在诸多机会。
电商对线下零售业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毋庸置疑,不管是直观印象还是数据分析,零售业的冬天确实来了。下图1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全国商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大幅回落,已迈入个位数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截至年末,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2%、-5.6%。即便今年以来增速稍有回暖,但增长势头依旧很微弱。由此可见,零售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低速增长将是未来新常态。
零售业的日子为什么一下子变得这么难?很多观点认为,电商的冲击是最主要原因。但在笔者看来,电商冲击或许只是原因之一,不宜过分夸大。
艾瑞数据显示,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万亿元,网络购物交易额3.88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值仅为12.9%,这意味着网络交易占比13%,线下实体交易占比87%。由此可见,电商对零售的冲击并不大,电商离替代线下实体店还差的很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事情。
与此同时,电商自身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近两年增速明显下滑,由年一季度的45.8%下降至6年三季度的23.6%(参见下图2),预计7年发展增速还将进一步走低,电商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然结束。在这样的形势下,怎能轻言是电商革了线下零售业的命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苏宁金融研究院看来,零售业进入冬天有三大重要原因:
一是消费增速整体趋缓,此为行业大趋势。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未来收入预期下降及房价高企,使得居民消费欲望大为下降,由此导致社会零售商品总额近三年趋势性下降,增速步入个位数时代(参见下图3)。
二为成本增长过快,企业不堪重负,关店潮不断。高房租、高人工、高物流成本是实体商业经营困难的首要原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显示,年,百强企业人工成本上涨4.2%,房租上涨8.6%,成本上升较为明显。年,百货零售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14.6%,如果抛去人工和房租成本,净利润率在1%-2%之间。因此,若成本进一步提升,关闭效益不佳门店就成为必然之举。
三为零售企业自身问题。零售行业盈利困难,与其业态老化、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密切相关。当前的零售业,在价格、品类、消费者购物体验方面,与电商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90后新生代消费者的认可。
零售业的转型机遇:新消费生态崛起
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起伏波动不仅受发展周期与经济大势影响,更受自身影响,衰落的行业中也可诞生伟大的企业,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应变及时,举措得当。
对于零售业来说,布展老套、缺乏创新、品类不全、价格虚高等问题已备受诟病,但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不懂新时代消费者的偏好,依旧沿用旧方式服务新消费者,客户流失、业绩遭遇滑铁卢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因此,当前零售业最迫切的问题是重新洞察消费者行为,深入了解自己的客户,进而挖掘新消费生态下的转型机会,换句话说,对消费者的洞察和快速反应是新零售致胜关键。
从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看,85后以及90后已逐渐登上舞台中心,成为新消费时代的主力和核心。根据美国著名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