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外的相关研究: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Petty最早在其《政治算数》一书中提出产业结构一说,他认为工商业中获得的收入多于农业和制造业;而来自新西兰的经济学家Fisher最先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的方法,在他的著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他率先将产业划分成了三种类型,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将处于第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同理,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则称为第三产业,相当于将产业划分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自从提出以来,这种行业分类方法已被广泛接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基于Fisher的理论之上,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通过三次产业分类的方法研究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经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分布克拉克定理,并总结了三次产业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初期,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最终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而动因则是各个产业之间薪水的差异。
年,shaw和MKinnon在各自的著作中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由此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理论正式形成,该理论认为金融和以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出一些金融对产业结构产生优化的倾向;Gldsmith创立了金融发展理论体系,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并发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向的影响状态,而且经济发展、金融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Levine认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会对产业结构有间接的影响,金融发展能够或多或少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DaRin和Hellmann认为银行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升级产业结构至关重要;Laeven等人发现金融发展可能对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明显的作用,而且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关于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研究:国内研究金融市场化起步相对比较晚,包括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是相对较晚才开始。前期专家学者就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面。作为国内最早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