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伊万
4月1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撰文谈及香港数码银行交易起飞的机遇与挑战,并指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余伟文认为,香港银行业近年来勇于创新,积极发展金融科技,便利了广大民众。他还明确指出,金管局除了在政策上提供有利的制度框架,让业界在有序的环境下把握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外,更会确保市场多元发展,释放未来金融的庞大潜力,惠及社会不同群体;金管局同时也将持续致力在网络安全、消费者保障等范畴上维持世界最佳标准。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来源:HK01)
数码渠道已成银行服务骨干
此外,金管局于年下半年首次就银行客户通过数码和非数码渠道使用银行服务进行了调查,调查涵盖20间传统零售银行和8间虚拟银行。调查结果显示数码渠道已经成为银行服务的骨干。余伟文称,该结果“相当有趣”,部分现象甚至让他“有点惊喜”。
他先以“转数快”系统为例说明。“转数快”即“快速支付系统”,是香港金管局于年推出的支付金融基建,由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负责运作,在香港推行即时支付,全天24小时为消费者及商户提供零售支付服务。此外,“转数快”支持港元及人民币等不同货币。
(来源: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网站)
根据金管局数据,“转数快”推出至今仅三年多,用户登记总数便于上个月突破了万,踏入新的里程碑。今年3月,“转数快”平均每日处理的即时交易已达到83.1万宗,涉及金额63亿港元及2亿元人民币。
余伟文表示,未来,“转数快”的应用还会进一步扩阔,继续为香港的零售支付写下新一章。
此外,余伟文还指出,数码渠道已成银行服务支柱渠道还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转帐服务数码渗透率高。以“转数快”数据方面看,原来香港零售银行经转数快和即时支付结算系统处理的本地转帐中,有98%是通过数码渠道作出转帐指示,只有2%是经非数码渠道(如分行)。从跨境汇款方面看,在去年上半年,也有80%是客户通过数码渠道进行。
二,数码渠道成为开户焦点。数据显示,香港8间虚拟银行在年间陆续正式开业,至年底,已总共开设超过万个账户。若只看所有零售银行的数据,仅去年上半年,通过数码渠道开立的个人账户占所有新开立个人账户的39%,而年全年,该数字仅为17%。而中小企以数码渠道开立银行户口的比率,增幅更为显著,由年全年的仅占1%,急升至去年上半年的20%。
三,通过数码渠道申请个人信贷日趋普及。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经数码渠道申请信用卡占59%(年:32%);信用卡相关贷款(loan-on-card)占49%(年:28%);无抵押私人贷款占61%(年:41%)。即使是较复杂的楼宇按揭申请,经数码渠道申请的占比亦由年的不足0.8%,升至去年上半年的2.5%。
四,数码渠道销售投资和保险产品的占比以倍数增长。去年上半年,香港零售银行透过数码渠道进行的投资交易达2.7万亿港元,较年下半年增长了近%。至于长期保险保单方面,年下半年,只有4%通过数码渠道销售,但去年上半年该比例已上升至12%。
五,传统自动柜员机也“变身”。面对越来越多银行服务扩展到数码渠道,传统自动柜员机服务也“求变”,例如以手机轻触NFC读取器或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