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大环境不容乐观时,怎么评估自己该不该跳槽,跳槽的话又该怎么选择?
MichaelPage金融行业招聘顾问LynnLin通过多年招聘经验,为大家解读:金融行业不景气的前提下要不要跳槽自救。
发现“危机”中的机会
下半年开始,金融市场大环境不容乐观,加上监管政策收紧的影响,许多金融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开始收紧:某些行业因为风险高而让候选人踌躇不前,不断考虑跳槽的利弊,紧张又敏感;有的职位可能一年都招不到人或者频繁换人;甚至连曾经身居要职、受人尊敬的高管也可能一夜间失业,无处可去。
大环境下,人人自危,金融候选人不可避免承受着各种内外压力而焦虑不堪。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我们能辨证地看问题,必然会明白“危机”之中必然也藏着“机会”。行业洗牌,可以过滤掉一些竞争力不足的企业,让真正的实力派留下来。而通过行业重构和过滤,真正优质的人才将迎来更为有期许的年。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懂得在低谷期蓄势的人,未来必然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在我最近所进行的金融行业的招聘经历中,不乏这样鲜活的案例。
·即使租赁行业今年普遍不好,面临公司清算的财务负责人D总和W总仍然在几个月内就找到了新进入市场的租赁公司继续任职。
·保险的S总说,这两年业务还不错,仍然会持续增加人员。
·Z总是前两年金融科技A公司招募的第一个后台人员,当初被大家都不看好的外资新公司现在人员已经翻了两倍以上了。
·S女士离开银行业后加入了大宗期货的圈子.
·Z女士原来是银行的财务,后来陆续在两家私募负责风控。
现阶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从上述金融行业跳槽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市场好或坏,人员流动和组织变化造成的招聘需求是不会停歇的,并且能为我们观察和预测市场的走向提供有用信息。
处于不同时期的企业在招聘时有不同的诉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在新进入市场/扩张下,需要有建设和全盘经验的人来建设梳理整个团队。
2.在组织变革下,需要有韧性和有思路的人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公司节约成本时,需要性价比更高的人才来完成现有工作。
在当下环境中,市场对于中坚人才需求量旺盛,因为企业需要更踏实和全面的人才。无论是处于新兴/增长期的企业还是处于变革及成本管控期的企业,都对有经验、有潜力的人才抱有很高的兴趣,因为这样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预算情况,不需要额外培训就可独当一面,。
在考虑金融行业跳槽的前景前需要进行自我全面评估:你能做什么?
如果你是我们所说的中坚力量人才,恭喜你,你的黄金时刻到了!你除了可以在组织内部主动请缨去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职责,也可以留意一些外部的优质机会,那么你就要认真考虑要不要跳槽了。
案例:某知名集团下新成立的持牌金融主体,前期筹建团队都是股东成员的员工一个拆成两个用,不过短短两年内净利润增长迅猛,业务稳定。为了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公司介于初创和成长期的节骨眼上,班子成员决定要建立更精良的团队,所以要社会招聘更多有能力的人才。不过年轻的新公司,人又少,即使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岗位可能前期也只能给略低于市场的薪资。一直在金融行业的Z先生,曾经服务过该行业客户,并且熟悉该金融机构的业务产品,在内部晋升瓶颈和同业机会非常少的情况下,最终选择加入该公司。他感觉新的环境确实很不同,比起以前按部就班的重复工作内容,新的工作让他觉得受益匪浅,可以了解到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这些都是需要知道的跳槽的利弊。
那是否意味着高阶人才和初阶人才就只能被动选择呢?
其实金融市场在初级专业人员的储备上还是较为欠缺的。金融行业较传统行业来说圈子较小,企业较少,岗位设置不如传统企业复杂,但是却对各职能的专业度要求苛刻,金融行业的人才普遍会在职业生涯的前年在金融圈内跳转。因此,新人的位置较少,新人没有足够的经验储备去获得外部机会的青睐。
所以在当今市场下,初级人员应该充分衡量跳槽的利弊,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主动去接触超出自己职责的工作内容,打好基础,甚至要有去较为多变、高压的企业历练的觉悟,如一些民营大平台、或者中型的成熟平台。
金融行业转岗案例:银行财务的L女士和Z女士说她们看了一整年的机会,但是苦于从业时间并不算久,做管理岗位自己没有经验,做资深岗位自己又还太年轻,碰巧这段时间公司有其他部门的岗位开放了,她们选择尝试一下新的职能模块。转岗后的她们感觉自己对行业和公司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又多了一个未来选择的方向,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潜力。
资深的高阶候选人想必也发现这两年的机会明显没有以前丰富多彩了,甚至与自己薪资持平的新机会都很少听闻了。这时候,就需要从另外的角度评估一下自己跳槽的动机。
年成交的中后台岗位年薪平均涨幅约在16-21%的区间,相较于-年的市场情况几乎打了对折。对于资深候选人来说,高薪反而成为他们跳槽时感觉困难,与许多机会无缘的核心原因。
在市场行情不好时,能支付起资深候选人高薪的企业一般是大型公司或者财团,一方面他们的机构庞大,拥有很多其他公司没有的板块,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有足够雄厚的实力,所以需要也承担得起此类岗位的需求。但是再大的企业也没办法覆盖市场上所有的资深候选人。所以金融行业资深人才如果考虑要不要跳槽,需要牺牲一部分薪酬方面的诉求来扩大就业机会。
金融行业要不要跳槽,你要知道,资深的候选人普遍年龄在36-44岁之间,35岁和40岁其实是非常黄金的两次跳槽时间点,它决定你是不是可以突破现有职位框架,跳到更高层面的管理位置,重新定义你的职责和权利范围,甚至会决定你直至退休前的状态是否良好。如果在最相关的传统职业发展路径上缺少机会,资深候选人不妨考虑牺牲一部分待遇去尝试一些新的领域,比如跳去相关的、新兴的产业,将自己的行业知识和管理思路带去新产业。
金融行业跳槽案例1:Z女士在保险行业拥有十几年的经验,从企业初创创建团队到组织架构调整,她作为主力军四处支援,几乎把保险行业各种产品和各种相关的公司都摸了个透。去年,她以高于市场涨幅的高薪加入了一家知名金控集团,但是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一人要承担一整个部门配置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量,白天黑夜两班倒的长期高强度工作让她无暇顾及家庭,身体也吃不消。目前,她表示可以不考虑薪酬涨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