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个人日常生活与经济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受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越来越多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相对薄弱的青少年和老年人,在面对“校园贷”“套路贷”“网购刷单”“电信诈骗”等情况时,往往容易陷入骗局,甚至给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事实上,上述问题与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关系密切。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虽然比年提高了2.04,但也提示了社会公众在基本金融知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在金融行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体现出较大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知识水平。从重点群体看,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形,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