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召奎)以高额度、低利息、不查征信、到账快等夸张内容吸引眼球,用以筛选有借款意愿的诈骗目标,然后再以需要缴纳会员费、验资费、解冻费、保证金等多种名目实施诈骗……《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马上金融、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APP。这些“李鬼”APP的logo与正规APP的logo非常相似甚至一模一样,因此容易让人信以为真,但这些APP的运营者,却在想方设法骗消费者的钱。
记者分析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7月1日公布的典型案例发现,有的“李鬼”APP在消费者申请借钱之前就要求支付一些费用,在提现环节又要求支付验资费。例如,今年6月,山东消费者秦某在“马上金融”仿冒APP申请贷款10万元,平台要求先交1万元金融贷款保险,否则不能提现。秦某按要求交钱后依然无法提现,平台要求再交5万元验资费,并承诺会将保险费和验资费一并返还,秦某充钱后共计被骗6万元。
有的“李鬼”APP以手续费打折的名义诱导消费者升级VIP进行诈骗。例如,今年3月,河南消费者钱某在“长城资产”仿冒APP上进行期货投资。该平台客服以免费提供增值服务为由添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