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基本或多或少实践过,但对融资租赁比较了解的人可能不多——虽然融资租赁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年,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词。
前段时间陪同领导外出招商引资,某个重资产制造业企业提出了将融资租赁作为项目落地的其中一个谈判条件。
之前对融资租赁一知半解,经此事,外加事后利用DeepSeek进行补课,终于对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今天便和大家谈谈。
01
融资租赁的概念并不复杂,民法典第三编第二分编第十五章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这里面涉及三个主体:出租人、承租人和出卖人。
举例:张三想买一台价值上亿的机器A用于自己公司的生产,但没有这么多钱,所以他先到机器厂商李四处物色好想买的那台机器(含规格、技术性能和总价款等信息),然后找到金融租赁公司的王五,让他出钱买下李四的机器,再租给自己。
王五经过与张三及李四沟通,算出自己能赚钱,便同意了。
于是三个人坐下来共同签了一份合同,将三方各自权力、义务和责任等明确下来——这份合同就是融资租赁合同。
例子中,张三是承租人,李四是出卖人,王五是出租人。
02
融资租赁感觉像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像金融系统总喜欢把事情复杂化,然后从中按比例赚取利润——本来只是贷款买设备或者普通租设备的事。
但既然融资租赁有市场,证明其确有过人之处,能够应用于恰好适用融资租赁的那一部分人群。
一个人要建立对某个新概念的深入理解,一般需要站在自己已经理解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来进行。
下面便通过张三获得机器A使用收益权的5种情况,把融资租赁与普通租赁、资产贷款等进行分析对比以使读者朋友们更加全面理解融资租赁一词。
①第一种情况
假设承租人张三买不起但愿意普通租赁一台机器A用于自家工厂生产。
然而,出卖人李四只卖不租。
因为李四只是传统的制造业厂商,机器卖出去后需要及时收回全部货款,不然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租赁,资金回收战线拉得太长,容易节外生枝,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再者,租赁涉及到中介专业领域,自己造机器在行,搞租赁未必在行。
举个例子,市面上很多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并不经营汽车租赁业务,有专门的汽车租赁公司从事该业务——这些租赁公司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汽车用于出租。
那张三能不能找这种专业中介公司租赁一台机器A呢?很遗憾,机器A不像汽车那么普及,没有租赁公司开展出租机器A的业务。
这种情况下,承租人张三愿意普通租赁而不得。
②第二种情况
假设最近机器A的销售市场很内卷,出卖人李四考虑再三,为了把机器A卖出去,表示愿意出租一台崭新的机器A给张三,但有以下条件需要写进租赁合同里:要长租,整个租金总额根据购买机器A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价款外加合理利润确定,约定租期结束后,李四可以1元价格把机器A所有权转让给张三。
多长算长租?李四恨不得全部租期只有一年,而张三相反,恨不得越长越好,最好以用到报废为全部租期。
实践中,可能双方经过协商,使租期适当,如参照财务会计中对机器A的折旧年限数。
同时,李四也可视租期增长而提高总租金,使总租金所包含的利润更加大,以促使张三也不愿租得太久。
这种情况下,承租人张三愿意租入而出卖人李四也愿意租出,但这种租赁已非普通租赁,而是融资租赁的雏形——没错,一开始的融资租赁并没有第三方(如金融租赁公司),出卖人就是出租人。
③第三种情况
承租人张三愿意普通租赁机器A,恰好市场上也有专门的机器A租赁公司。
这种租赁属于普通租赁,特点是短租,不满意的话可不再续租,或者换租另一台更好用的机器A。
对于租赁公司而言,这种短租不够稳定,而且燃烧的都是机器A的青春岁月——太旧的机器A可能面临租不出去的风险,所以其主要一个特点是每年的租金费用会比较贵,至少应该比融资租赁(长租)的平均年单价要贵。
这种情况下,承租人张三愿意普通租赁且如愿以偿,但张三细算下来,长期普通租赁的成本着实不小,而且其品质也不可控——始终不是自己的东西。
④第四种情况
承租人张三野心比较大,要所有生产机器完全可控,他咬了咬牙,决定走资产贷款这条路:打算向银行贷万,再加上自己手头的万,全款买下了机器A。
但资产贷款这条路也没那么好走,承租人张三的公司不算什么大企业,银行对他申请的贷款卡得比较紧,可能难以从银行处贷到款。
退一步来说,即便银行愿意贷款,由于机器设备与厂房、房地产等优质不动产相比,面临着折旧幅度大且快,容易被技术迭代淘汰,残值变现能力差等风险。
银行为了保守起见,将机器A作为抵押物,可能只会放出机器A原价(1亿元)一半不到的贷款——如万。
同时,银行同样为了保守起见,会更加倾向于短期贷款,这样一来张三还款的压力就会比较大。
这种情况下,张三愿意贷款买设备,但往往只能贷一部分的钱,可能存在自有资金(即首付)不足的问题。而且,虽然贷款成本(利息支出)总体比租赁成本低,但由于贷款期限更短因此还贷压力更大。
⑤第五种情况
承租人张三资金不足,想全额贷款购买机器A,而且还想贷款期限更长一点,以便他借鸡生的蛋卖的钱能够有积攒壮大起来的机会,乃至盘活全场,最后凭蛋的收益把鸡买下来。
出卖人李四虽然很想促成这单生意,但无奈自己没有这个资金和精力来开展租赁业务,也没有资质开展贷款业务。
恰好,王五有大把闲置资金,而且对机器A这类设备也懂行,看出机器A的发展趋势不错。
王五看到张三和李四都在为机器A犯愁,于是跳出来,说咱仨签个合同,合同约定:
张三和李四就欲购置机器A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等信息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告知王五。
王五从李四处全款买进目标机器A,然后把它长租给张三,租期与其使用寿命或者折旧期限相同,租金问题也一并在合同上进行明确,并约定在期末将以1元价格把机器A所有权转让给张三。
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三赢:
一来,李四好不容易终于卖出了一台机器A。
二来,王五的闲置资金终于有了投资出处,虽然资金回笼期限长了点,而且给的是设备全款,但融资租赁的总收益比普通贷款总收益更高,而且设备的所有权在资金回笼之前一直属于自己的,比较有保障。
三来,张三能够一分钱不花就入手了一台全新的机器A,正常的话,机器A从开始到报废都在自己手里使用,期末所有权还会以1元钱送给自己。说是租,实质与买无异。虽然融资租赁的租金总体比贷款高,但还款压力没那么大,而且比普通租赁成本要低和可控,最关键的是张三对所借之鸡的下蛋能力有信心。
03总结
#1
这次融资租赁之所以成功,与承租人张三、出卖人李四、出租人王五各自具备的独特优势有关。
出卖人李四的独特优势是擅长造机器A,这是张三、王五所不能的。
出租人王五的独特优势是有闲置资金,这是张三、李四所不具备的。
承租人张三的独特优势是擅长借鸡生蛋,能够高效系统地使用机器A创造长期的优质的现金流收入,这是李四、王五所不能的。
#2
为什么出卖人李四不干脆兼做出租人,还能多赚一份融资租赁的收益?
因为越发达的社会分工越明细,李四这样综合开展业务容易出问题。
为什么王五要费劲巴拉地买下机器A再长租出去,而不干脆直接贷相同的款给张三?
因为直接贷款的话王五手中没有保障(机器A所有权)——抵押物始终比不上所有物。
同时,贷款赚得没有融资租赁多。
为什么张三要融资租赁?
前面说得比较清楚:资金不足,贷不了款项或者贷不了全款,需要较长的还款期限以周转。
同时,又不想或不能进行普通租赁,因为:
普通租赁成本>融资租赁成本>资产贷款成本。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