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自己在家做的面包总是很快老化,是怎么回事儿?出炉就吃很软,放一放之后就比较硬是怎么回事儿?
A:会不会与储存方式有关?我们做的面包比较小,日常最大也就克(因为常做常吃),通常可以存放一周也没有问题,而且第三四天还会更好吃。
分享一个我的保存方法供参考:
首先,出炉后要立刻将面包移上冷却架,让它干透,否则底部湿气无法散头,会影响外壳的口感;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面包都是热吃最好吃的。传统的无糖无油主食面包,我曾经也喜欢趁温暖的时候吃,觉得也很好吃。但渐渐发现,这样做,并不好:外壳凉了,内里可能还有热气和湿气,这个时候切片,面包不好切,切了也破坏内部气孔,有些气孔甚至会重新沾黏,弹性和口感都不会太好了。
后来,开始耐心等待面包完全凉下来,再从中间切开,盖上保鲜袋——不太严实的那种轻盖,既防水分流水,又透点气,在阴凉处放一晚或一天后,再切片。
这个时候切片,面包依然是软的,而且很好切,可以切到很薄,也不乱掉渣或者碎裂,气孔比热的时候更大更有韧性,切片后放进保鲜袋入冰箱冷藏;
每次吃的时候,取出切片,用度烤5分钟,不能太高温,也不用太长时间,就又恢复到外壳轻酥内里弹性的那种,比刚出炉时还好吃——也就是所谓的熟成效果。
很多面包师都开始流行这个词儿,简单说,就是面包并不是在出炉后,就完成了风味的形成过程的,在整个冷却过程中甚至是烤好后的三天内,都还在不断发生风味的沉淀和渗透。这是因为面包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
相反,也就可以说明,太多添加的面包,在这方面可能反而表现就会差了,尤其是化学添加剂的加入,会损坏这个天然的过程。
像有些多糖多油的软面包,其实和上面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刚出炉的会更好吃,第二天或者就会风味减损很多了。
~关于裸麦的小知识~
对烘焙师来说,裸麦是继小麦之后,第二重要的谷物。
裸麦粉也有很多种,有白裸麦粉,中色裸麦粉到黑麦粉(%全麦)。这个分类也是根据整颗麦粒的保留比例,颜色越白,代表外层的麸皮和胚乳被移除的比例越高,颜色越深,则留存越多,面粉也更容易吸收水分。
裸麦面包通常都比小麦面包更扎实。虽然和小麦一样,裸麦也有可形成面筋的蛋白质种类,但含量却不一样。裸麦只有10%的麦谷蛋白。
裸麦有着经典的风味香气,来天然酵母和老面面种中表现优异。
裸麦能加快酵母的作用过程,加倍发酵的效果;
白裸麦会增添独特的甜味,黑麦粉则会带来深褐色的表皮,让面包更加诱人;
但如果是裸麦麦粉做主要材料的面包,内里会非常结实;
在和其他面粉搭配方面,则可以创造出更多的风味组合。
料理时光的小飞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