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治疗,有两个战场,医院与家庭。
医院是抗癌战役的前方阵地,正面交锋。而家庭则是战役的后方阵地,补给物资。
经历过大创伤手术或系统治疗后,患者免疫力极低,需要细心护理、补充营养,另外,康复训练、心理调整都非常重要。所以,家里的自我健康管理十分重要。
1自我健康管理建议肿瘤治疗相关的营养代谢损伤导致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脂肪丢失、肌蛋白过度分解,患者营养成分摄取不足、质量不高,心理社会因素导致食欲下降,这些原因使肿瘤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80%。营养问题很容易引起患者术后感染增加、伤口愈合缓慢、恢复期延长、病情复发等情况。此外,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可能演变成恶液质,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存率[1]。所以营养管理很重要,在疫情严重的特殊时刻,居家自我营养管理更重要。因此,患者术后的营养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患者应增加营养、合理运动,预防营养不良[2]。2肿瘤术后饮食调理要点营养状况不仅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术后伤口愈合和恢复更息息相关。因此,肿瘤患者术后居家期间需要重视饮食营养调理,以维持体力、能量和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更快恢复。患者在肿瘤术后开始进食后,需要注意: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稀到稠,逐渐增加营养、少食多餐,不应暴饮暴食,可以在三餐间增加三顿肿瘤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
为了增强免疫力,预防并发症,患者应优先选择免疫营养。免疫营养成分包含精氨酸、谷氨酰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核酸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锌和硒)等;
患者可以和主治医生或营养师电话、线上沟通,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营养方案,开些口服补充的肿瘤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
除了以上对肿瘤患者术后饮食管理的整体建议,针对不同种类肿瘤患者,术后的饮食调理也有细微的不同。对此,患者可以参考以下建议。食管癌术后恢复期尽早开始恢复饮食;清淡细软,少量多餐,每餐食物量~毫升;可选的食物:稠粥、软面条、馄饨、鸡蛋羹、肉泥丸子、酸牛奶、豆腐及菠菜、西红柿、南瓜、香蕉、苹果等;切忌暴饮暴食。
胃癌及胰腺癌从开始进食到摄入量达标大约需要1-2个月左右;术后10天左右,可吃泥状饮食:包括大米粥、烂面条、疙瘩汤、面片、发糕、土豆泥、嫩蛋羹、嫩豆腐、酸奶、肉泥丸子、果菜泥等,泥状饮食一般持续3-5天左右,逐渐过渡至少渣半流食;饮食过渡期的饮食:三餐间口服补充三顿肿瘤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即ONS口服营养补充)。
肝癌吃低脂半流食;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里脊肉、鸡胸肉、豆腐脑、脱脂酸奶、乳清蛋白粉及多种新鲜蔬果汁等。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流食阶段过后宜进食少渣半流食,如米粥、烂面条、疙瘩汤、松软的馒头或发糕及酸奶、蛋羹、瘦肉丸子、瓜果菜等;恢复期应注意少吃或不吃多渣、辛辣及产气的食物,如蒜薹、辣椒、韭菜、萝卜、干豆、玉米等。
如果饮食调理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或患者认为膳食营养搭配和计算过于繁琐,可以选择肿瘤适用型的口服营养制剂。很多情况下,口服营养制剂是全营养产品,含有人体日常所需的脂肪、碳水、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作为唯一的营养来源。而肿瘤适用型的营养制剂又是根据肿瘤患者独特的代谢需求配置的,更能有效补充患者所需能量,同时不喂养肿瘤。挑选肿瘤口服营养制剂选要注意以下几点:
优先选择肿瘤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适合于肿瘤患者的肠内营养制剂需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碳水、含有鱼油等免疫营养物质的特点,以起到营养维持和抗肿瘤的作用。
高脂肪、低碳水:肿瘤细胞利用碳水的能力强,利用脂肪能力弱,也就是常说的“肿瘤细胞喜欢甜食”。但对于患者机体来说,利用脂肪的能力更强,利用碳水的能力弱。所以在配方设计上最好是高脂肪、低碳水的供能比,在满足患者机体代谢需求的同时,不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高蛋白质:肿瘤患者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以及炎症带来的蛋白质消耗增加的情况,需要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增加肌肉组织含量,并构成对抗肿瘤细胞的免疫物质。
含有鱼油:鱼油中的ω-3脂肪酸能够降低患者体内促发肿瘤的炎症水平,给身体提供对抗肿瘤的治疗环境,同时优化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高能量密度:更小体积提供更多能量,确保患者全程能量摄入达标。
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弥补因治疗副作用(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引起的摄入不足
合理的术后营养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代谢水平,预防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加快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除此之外,合理的运动和心理调适也对患者维持和提高免疫力有帮助。3运动及心理调适术后恢复期是开始运动的好时机,开始锻炼计划之前,可以咨询主管医生或健康照护团队。患者每日应累计活动30分钟以上,可以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体力较差或长期卧床的患者每1-2小时起来活动一次,或增加一些室内活动,比如散步、瑜伽等;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脏病和骨关节病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运动。患者若有心理问题,应注意自我疏导,家属应注意主动和患者增加交流,帮助患者树立和病魔斗争的坚定信念,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不必过于紧张、恐惧、悲观和焦虑,应乐观豁达地对待疾病,配合治疗,耐心等待恢复。患者可以积极培养有益的业余爱好,有利于愉悦身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提高免疫力、肿瘤控制、预防和复发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患者心理问题较严重,应该联系心理医生,及时进行咨询和治疗[5]。
参考资料:[1].卢刘灿.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调查和诊断指标探讨.[2].《不同抗癌治疗阶段的营养管理》[3].《不同抗癌治疗人群的饮食营养原则》[4].ESPEN年指南[5].凌昌全孙振.《肿瘤患者的心理调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