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场突发的疫情,重创了线下。数字经济却空前繁荣。
亚马逊、微软、百度、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关于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AI的抢夺之战,热度也持续高涨。
谁拿到AI制胜权,谁就拿到数字经济时代的头等舱船票。
3月3日,国际AI巨头谷歌宣布,线下一年一度的I/O大会,改为线上。两周之后,线上也取消了。
大会最吸引人的重磅内容、安卓用户最期待的Android11系统,也跳票了。
就在谷歌“慢一拍”的3月,另一AI巨头微软,公司创办45年来,首次设立首席科学官一职。
AI,是自年萨提亚·纳德拉“重塑微软”以来,最为看重的业务,他曾对外表示:AI将在公司的未来发挥关键作用。
左一:萨提亚·纳德拉
曾经的微软研究院主管、“顾命大臣”埃里克·霍维茨担任微软首席科学官后,核心工作就是加快AI领域的研究。
亚马逊动作同样迅速。
由于欧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7月,亚马逊推出不需排队、自动称重、自动结算的智能购物车。
这是在无人超市之后,亚马逊在AI领域,落下的另一枚重子。
事实上,谷歌I/O大会虽然跳票,却并没有完全缺席。9月初,Android11迟到半年却升级了,主动迎合瀑布屏、折叠屏、双面屏等智能硬件。
作为全球AI四强之一的百度,同样有着大手笔。
“中国一线城市五年内不用再限购限行。”在9月15日,央视新闻直播的百度世界大会中,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发出惊人之谈。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10年之内就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近年,企业家公开表态解决社会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但仅仅通过技术手段就要解决困扰城市几十年的堵车问题,李彦宏还是头一个。
李彦宏的底气,同样来自于——AI。并且,这一底气已经可以具体量化,按照他的话来说,“通过AI技术提高现有交通效率15—30%,为GDP贡献2.4—4.8%的绝对增长。”
百度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堆黑科技:学习20句话就能模仿人说话语音系统;钢铁侠科幻感的无线智能耳机;人性化的虚拟助理;甚至具备认知能力、人机交互的虚拟人……
年,全球AI巨头,暗潮涌动,他们当下的实力究竟如何?新一轮生产力的话语权,究竟花落谁家?
作为国内用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