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纳豆激酶历史资料
讲纳豆激酶之前,我要先从酶讲起!
1.问:酶是什么?
答:酶是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酶的参与,以提高效率。没有酶的参与,新陈代谢几乎不能完成,生命活动就根本无法维持。
2.问:我们身体中都有哪些酶呢?
答:人体和哺乳动物体内含有种酶。我们熟知的例如辅酶Q10、唾液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尿激酶、纳豆激酶。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只催化特定的反应或产生特定的构型。我们的纳豆激酶就是专门用于促进血液中血栓斑块快速分解的能手。
3.问:酶的温度环境
答: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到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所以服用酶类产品一定不要使用开水。
4.问:酶存在的意义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每个细胞由于酶的存在才表现出种种生命活动,体内的新陈代谢才能进行。酶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催化剂,只有酶存在,人体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化反应。人体内酶越多,越完整,其生命就越健康。当人体内没有了活性酶,生命也就结束。
5.问:常见通过酶增高的信号判断疾病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中活性显著升高;
肝炎和其它原因肝脏受损,肝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强时:升高;
心肌梗塞时:和明显升高;
肝胆疾病,特别是胆道梗阻时:血清增高。
6.问: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促反应速度与酶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当底物分子浓度足够时,酶分子越多,底物转化的速度越快。所以对于纳豆激酶来说,只有超高浓度的产品才能够有效的瓦解血管内部顽固的血栓斑块。
7.问:纳豆激酶是什么?
答:纳豆激酶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活性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
8.问:为什么叫纳豆激酶?有什么故事吗?(小编hui)
答:下午两点半时,须见洋行博士把纳豆中提取的物质加入到人工血栓中。原本准备第二天看结果的,但5点半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察看,奇迹发生了,血栓居然溶解了2厘米,而平常用尿激酶做溶血栓的实验溶解2厘米需要近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纳豆发酵物溶解血栓的速度是尿激酶的19倍之多。于是,就将纳豆的这种强力溶栓物命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溶血栓药物研究史上有名的“下午两点半”实验。
9.问:纳豆激酶的原理是什么?
答:据小笠原博士介绍,从医学的角度解析,纳豆激酶溶栓机理是:
[1]纳豆激酶对交联状态的纤维蛋白(已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尤其敏感,可以将其直接降解,对血浆纤维蛋白无影响,不易引起出血。
[2]纳豆激酶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从而直接溶解血栓;
[3]纳豆激酶将人体内的尿激酶原激活为尿激酶,尿激酶与t-PA一同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解血栓。
[4]纳豆激酶可以溶解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抑制物,确保溶栓效果。
10.问:纳豆激酶相比于其他溶栓药物有什么优势呢?
答:纳豆激酶在直接溶解已经形成血栓的同时,还能激活增强人体自身的溶栓能力,从而起到持久平稳的溶栓作用。而且,小笠原博士又说:“纳豆激酶只溶解血栓的主体物质纤维蛋白,不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所以不会引发出血的危险。”这一点是临床溶栓药剂所普遍缺失的。此外,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发现,纳豆激酶还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
1、经济负担:
纳豆激酶一般每月花费不足元
溶栓药物每周两支溶栓药物,市场价大概/支
2、安全性:
纳豆激酶只溶解血栓的主体物质纤维蛋白,不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所以不会引发出血的危险
溶栓药物不可长期使用,溶解血栓同时会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有引发出血的危险
3、分子量
纳豆激酶分子量小,易吸收,对肾脏有辅助过滤作用
溶栓药物分子量大,会增加肾脏负担,肾炎患者不宜选择
4、方便性
纳豆激酶可口服,食品类别
溶栓药物需注射,操作不便
5、作用时间
纳豆激酶口服一粒可作用12小时,持续释放活性成分
溶栓药物一般仅可维持4-20分钟,需要大剂量注射,半衰期非常短
结论:
纳豆激酶与其他溶栓药物相比成本低、安全性好、分子量小、口服效果好、溶栓活性高、作用持续时间长等。
11.问:纳豆激酶哪个公司的比较好呢?
答: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是日本及全球最大的纳豆激酶原料生产企业,唯一拥有日本专利厅授予的纳豆激酶生产专利(专利号第)。
12.问:纳豆激酶的单位
答:纳豆激酶在国际上的标准单位为“FU”,是指每粒纳豆激酶产品的纳豆激酶含量;“FU/g”是指每克纳豆原料中的纳豆激酶含量,两者存在区别。
13.问:FU/g和FU的区别是什么?
答:含量是衡量纳豆激酶产品品质的标准之一。国际上规定:纳豆激酶的含量单位为FU/片,每日推荐服用量为-FU,且产品包装上必须注明真实含量,即每粒含多少FU;如包装上使用FU/g(纳豆激酶原料的单位)属于不符合行业规范的虚假行为,购买时需谨慎。
14.问:三七粉也能活血,与纳豆激酶有什么不同呢?
由于三七味甘、微苦,性温,若使用不当,易耗伤津液,造成阴虚之症。因此三七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出血症。古中医有一种说法三七禁忌用于元气大伤,阴阳损竭的病症。
纳豆激酶则不同,在瓦解血栓纤维蛋白的同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无任何损伤!所以长期服用更安全,不会导致阴精亏损。反到可以滋阴补肾。
15.问:纳豆激酶为什么要提纯?
答:一般纳豆产品在生产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附属物质。大部分产生物质是对人体无害的,但是有部分人群是不能摄取的,或者会与某些药物产生冲突,比如维生素K2、大豆异黄酮、嘌呤。
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纳豆的原料为高纯度纳豆激酶,将纳豆的其他物质全部剔除。这样既适合绝大部分人群,同时也避免了与其他药物产生冲突的可能性。
16.问:为什么纳豆激酶要剔除维生素K2
答:维生素K2与纳豆激酶的作用却正好相反,纳豆激酶是溶解血栓促进血液循环,而维生素K2则是凝血。所以,纳豆激酶产品中含有维生素K2,是会大大影响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的。因此中国及美国个别直销产品在售卖时宣称含有K2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问题,纯属骗人行为。还有个别品牌销售人员宣称自己的纳豆激酶产品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同时宣称%剔除了K2,这种也属于自相矛盾的行为。
同时对于有血栓病史和支架手术后的人群应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K2,,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7.问:什么是大豆异黄酮?为什么要剔除?
答:大豆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由于其与雌激素有类似的化学结构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它会刺激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的生长,雌激素水平高,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胆囊炎等人群禁忌服用,安全剂量不大于30mg/日。纳豆菌发酵产生的异黄酮高达90mg/g。
18.问:什么是嘌呤?为什么要剔除?
答: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即生物碱。存在与很多食品中。它经体内代谢生成终产物--尿酸,是引发痛风的产物。豆类含有大量的嘌呤,高尿酸或痛风病人群,以及肾病人群,糖尿病人群应避免食用。
19.血栓有什么危害?
答:从中医理论讲,瘀血既是病因,也是病理产物,是由特定的原因导致的瘀血,而瘀血又会产生一些新的病理变化。正所谓恶性循环,因此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血栓病若能早期预防,或发生后能及时调理并预防复发,较恶化形成严重疾病再治疗更有意义。
20.问:纳豆激酶的用量说明
答: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协会规定纳豆激酶的每日正常维持量应该不低于FU。因此,医学营养专家建议纳豆激酶服用人群的基本用量如下:
[1]每日摄取量FU,是正常或亚健康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用量,多数人在服用7天左右身体出现反应,自觉精力充沛,眼睛干涩症状等开始好转;敏感人群当天即有反应。
[2]每日摄取量FU-FU,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建议用量,15天左右大多身体出现积极反应,比如手脚冰凉、胸闷心慌、肢体麻木、头晕眼花、失眠等症状逐渐缓解,2-3个月左右血压、血脂指标逐渐向正常值靠拢,待指标正常时可减量至健康维持量。
[3]每日摄取量FU-FU,是心脑血管疾病重病患者建议用量,1月左右自觉症状开始减缓,维持3个月减缓明显,待指标好转后,可逐渐减量。
21.问:纳豆激酶的保质期
答:在常温下能保持纳豆激酶活性长达近4年之久。产品生产包装后,一般标注最佳效用期为2年,是很日本人做事保守谨慎态度的很好体现。
22.问:服用纳豆激酶有什么禁忌说明?
[1]孕妇如无特别严重的气滞血瘀不推荐食用。
[2]大型手术前后2周暂停食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脑溢血患者须在症状发作期后至少2个月以上才适合食用。
[4]低热量,低蛋白,肥胖及肾病患者可安心食用。
[5]与药物同食不抵触,且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6]痛风及服用华法林者也可安心食用。
[7]心脏支架手术后1周可正常使用。
这是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新一款纳豆激酶:含量高每粒高达不低于fu,保证每粒都高于fu以上
添加独特配方:纳豆激酶?弹力蛋白肽?鱼油
保证更好的溶栓得同时,从源头上保护血管内皮,降低血管动脉硬化风险,从源头预防血栓,3效合一,具有更高的效应。长期食用对心脑血管预防具有更大优势和作用。
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