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草药之谷精草
TUhjnbcbe - 2021/6/14 13:42:00
北京权威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别名:谷精草、谷精珠。戴星草(《开宝本草》)、文星草、流星草(《纲目》)、移星草(《现代实用中药》)、珍珠草(《江苏植药志》)、鱼眼草(《陆川本草》)、天星草(《南宁市药物志》)、佛顶珠、灌耳草(《四川中药志》。

古籍产地:《本草图经》:“谷精草,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春生于谷田中,叶杆俱青,根、花并白色,二月、三月内采花用。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古方稀用,今口齿药多使之。”《开宝本草》,李时珍谓:"谷田余气所生,故曰谷精"。又谓:"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江湖南北多有。一科丛生,叶似嫩谷秧。抽细茎,高四五寸。茎头有小白花,点点如乱星。九月采花,阴干。云二三月采者,误也"。

药材基源: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叶簇生,线状披针形,长8~18厘米,中部宽3~4毫米,先端稍钝,无毛.花茎多数,簇生,长可达25厘米,鞘部简状,上部斜裂;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5~6毫米,总苞片倒卵形,苞片膜质,楔形,于背面的上部及边缘密生白色棍状短毛;花单性,生于苞片腋内,雌雄花生于同一花序上,有短花梗;雄花少数,生于花序中央,萼片愈合成佛焰苞状,倒卵形,侧方开裂。先端3浅裂,边缘有短毛;花瓣连合成倒圆锥形的管,先端3裂,裂片卵形,上方有黑色腺体1枚,雄蕊6,花药圆形,黑色;雌花多数,生于花序周围,几无花梗,花瓣3,离生,匙状倒披针形,上方的内面有黑色腺体1枚,质厚;子房3室,各室具1胚珠,柱头3裂。蒴果3裂。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具大量须根,着生了水底泥中;生于池沼、溪沟喧、水田边等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台湾、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亦产。

采制:8~9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去泥杂,晒干。

栽培:喜温暖潮湿气候,忌干旱、忌严寒。宜选择水田或低湿地栽培。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花葶,晒干,搓碎后收集种子待播。春季,每撒播,播种时放于田水,发芽出苗后灌浅水养护。田间管理生长期拔除杂草3-4次,追肥至1-2次;定期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性状鉴别:为带花茎的头状花序。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总苞片,紧密排列呈盘状;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细粉;用手搓碎后,可见多数黑色小粒及灰绿色小形种子。花序下连一细长的花茎,长约15~18厘米,黄绿色,有光泽;质柔,不易折断。臭无,味淡,久嚼则成团。以珠大而紧、灰白色,花茎短、黄绿色,无根、叶及杂质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切段。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注意:《得配本草》:“血虚病目者禁用。”

各家论述:

①《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②《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3.陈藏器云∶味甘,平。亦入马药用之。白花细叶。集验方治偏、正头痛。谷精草一两为末。

本草备要:辛温轻浮。上行阳明(胃),兼入厥阴(肝)。明目退翳之功在菊花之上。亦治喉痹齿痛,阳明风热。收谷后,荒田中生。叶似嫩秧,花如白星(小儿雀盲者,羯羊肝一具,不洗,竹刀割开,入谷精煮熟食之。或作丸,茶下)。

4.本草便读:得秋金谷气以生成。温可疏肝摩目翳。养中土胃阴而甘淡。轻能治上愈头风。(谷精草田中收谷后。得谷之余气而生。丛生细茎。茎头开小白花。其子亦白如椒实形。轻浮之质。性禀中和。故能两入厥阴阳明。疏肝和胃。凡一切头风目疾等证。皆治之。此草治目疾翳障。疏中有补。以其有谷气也。)

5.本草从新:辛温轻浮。功善明目退翳。兼治头风喉痹。牙疼疥痒。田中收谷后多有之。田低而谷为水腐。得谷之余气结成。(谷精草为末、热面汤服二钱、治鼻衄不止。)

6.本草乘雅半偈:先人云∶谷,金属也,交草谷之精而化生。轻浮洁白,秋成得辛,清肃之象也。喉齿头目之疾本乎风木,标见阳明之上者,从治其标,逆治其本。并治小儿诸疳雀目,佐以禽畜之专藏,用开窍穴,特易易耳。曰谷之言续,精之言神观而凿凿者,阳之睛也。一名戴星、文星、流星。说文云∶星之言精也,阳之荣也。故白花点点犹星星也。天文志云∶金之散气为星,其本曰人。孟康云∶星,石也。金石相生,人与星气相应而成睛也。是故力平肝木之风,以通喉痹,布散翳膜之障,以开盲瞽。谓其不谷,仍续神观凿凿之以阳为睛也。若疮疥淫疮,为火刑金地,致金不谷,仍可续之;若鼻衄不止,为木用太过,而血菀于上,亦属金之不谷,无以乘气于木下也。谷精草,布散以金气,火自安其位,木亦退其舍矣。

(金位之下,火气乘之;火位之下,阴精乘之。亢则害,乘乃制,制则化生矣。星者,散也,位布散也。宿者,宿也,星各止宿其处也。)

配伍:

1.配密蒙花:谷精草甘辛走行上焦,直达巅顶,善于疏散头部风热,而无寒凉遏抑之弊,其明目退翳之功优于菊花,长于治风热外袭、风重于热之目不明实证;密蒙花甘以补血、寒以清热,养血明目,专在治本,与谷精草之偏治风热不同,二者合用,标本同治,明目退翳。

2.配防风:二药都可祛风,但谷精草善疏风热而明目退翳止痒,防风表散而化湿,同用有疏风明目止痒的功效,可治目生翳膜、视物不清,并能止风邪客于肌表的瘙痒。

3.配龙胆草:谷精草散风热退翳,龙胆草清泄肝火,合用有疏风泄热退翳的功效,可用于肝火目赤、目生翳膜及头痛、齿痛。

4.配石决明:二药都有清肝明目以退翳效能,相须为用,效果更好,可治翳障、目昏不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草药之谷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