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介绍了如何挑选指数基金,本篇介绍,什么时候买入”
挑选指数基金:《挑选指数基金》《指数介绍》
大盘点数
—
今天大盘涨了多少,跌了多少,以大盘点为基准等,这种判断方法并不靠谱,因为指数从长期来看都是上涨的,这种判断方法,并不精确,无法直接映射到某只基金或者股票
PEPB
—
PE「市盈率」,指的是一笔钱投资进一只股票,需要多长时间能回本。计算公式是:市盈率=市值/净利润,简单理解就是,与一只股票的盈利能力相比,目前它的价格是不是够便宜
假设一家公司市值是万美元,每年净利润是10万美元,那市盈率就是10倍。如果你是个财大气粗的土豪,拿出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公司每年为你赚10万美元,10年就可以回本。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市盈率初步判断一家公司是贵还是便宜,市盈率越低,公司越便宜,市盈率越高,公司越贵
这个指标简单粗暴、快速有效,但是也有明显的缺陷: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值衡量所有的指数。首先,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指数,估值的波动区间不一样。有的15倍是高估,有的15倍是低估。比方说,香港市场的重要指数国企指数,也就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过去十几年的市盈率在9倍上下波动。但是代表沪深的中国内地指数,市盈率在13倍附近波动。9倍的国企指数可能是较高估值了,但13倍的沪深还是低估。所以市盈率不能横向比较,只能自己跟自己的历史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其次,就算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来看,不同的行业市盈率各不相同,也没有可比性。比如15倍市盈率,在地产行业,已经算高估,而对于白酒行业来说,却是很低估的。所以,单单看市盈率这一个指标,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所得出的结论是不靠谱的
PB「市净率」=市值/净资产,和市盈率相似,市净率体现的是公司的净资产是否被低估
市净率指标和市盈率指标一样,也有局限性。比如,像微软这种以知识产权为产品的轻资产公司,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产,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微软这类轻资产公司的市净率比其他公司要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市净率做估值的唯一标准,也不靠谱
长投温度
—
长投温度是长投学堂发明的用来判断股市估值高低的依据:温度越高,说明股市越火爆,风险越大,上涨的空间越小。温度越低,说明股市越冷清,风险则越小,上涨的空间更大
温度在0-10度之间,代表着股票市场正值寒冬、萎靡不振,但这个时候却是最佳的买入时机,毕竟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10-20度之间,代表着寒冬已过,初春绽放,这时股票市场已经逐步回暖,蓄势待发,仍是买入的良机
在20-30度之间,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股票市场一切欣欣向荣,可以继续买入
在30-40度之间,酷暑难耐,市场气氛热烈,可继续持有,但需提防风险
在40-50度之间,则代表着高温预警,可考虑逐步卖出
当温度大于90度,那简直堪比炮烙之刑,随时有灰飞烟灭的风险
理解长投温度
我们想象一下,你去了一个遥远的欧洲小镇旅游,这个小镇因盛产美味的巧克力而世界闻名。当你进了当地最好的巧克力商店,发现一盒巧克力竟然要块。这个时候,你会想,这巧克力太贵了吧。但是,如果店员告诉你,在过去的天中,只有5天的价格比块更低,其他时候这盒巧克力一般都卖五六百。这时,你就会觉得,那块还是便宜的,毕竟难得打折,折扣力度还挺大
这里就可以用价格温度来作出判断。我们把巧克力过去天的价格和今天的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那么此时的价格其实就排第6名,一共天的价格,排名第6。那么,历史上巧克力低于元的概率=(6-1)/=5%,因此元的价格相对来说很便宜。为什么要-1呢,因为要低于,所以是6-1=5个。这个5%,就可以是巧克力的价格温度是5度,温度越低,说明巧克力价格越便宜,反之则越贵
长投温度的计算原理也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判断商品贵不贵的衡量标准是价格,而判断指数是否便宜的衡量标准则是估值,这个估值包含了市盈率和市净率两个指标
前面说过,市盈率、市净率都有他们的优点和局限性,单独用其中任何一个指标都不靠谱,但是如果在估值时,将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就靠谱多了。长投温度,则正好结合了这两个指标的优点
它的计算方法就是,分别算出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两个指标的温度,在算出这两个温度的平均值,如此,得出的就是指数的温度:计算公式:长投温度=(PE温度+PB温度)/2
如何计算PE温度、PB温度?
计算长投温度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知道长投温度的计算,需要先分别计算出PE和PB的温度,再算出他们的平均值。不过,要算出PE和PB的温度,需要使用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在哪里才能找到,找到后又该如何计算呢?下面,以沪深指数为例,来演示长投温度的计算步骤,首先,获取PE、PB的历史数据,这些在理杏仁网站就能找到:
第一步:在百度搜索“理杏仁”,打开“理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