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2日电新浪财经联合金融时报发起的“十大金融图书”评选活动,经过近两个月的网友投票以及专家团的专业评审,评选结果已于近日正式揭晓。其中,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所著的《数学规划与经济分析》等书获此殊荣。
以下为获奖图书名单及简介:
《新时代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作者:连平中国金融出版社
本书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金融控股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监管设计、运行模式及其内部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定义、现状梳理、发展意义、监管建议和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也为金融控股公司本身的经营管理、稳健运行和风险管理提供了实践指导。
《金融科技时代的地方金融监管》作者:孙国峰中国金融出版社
本书横向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比较了主要发达国家地方金融监管和金融科技监管的经验,纵向在央地博弈视角下梳理了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还系统性地分析了我国金融科技时代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给出了完善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制度与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政策建议。
《数学规划与经济分析》作者:周小川中国金融出版社
经济主体就是要追求某种最大化,经济主体行为大多可以理解并表达成数学规划中的最优化问题。如果用数学规划来考虑这些问题,会有很多优势,有些问题能够看得更透彻,并以一个更精确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数学规划与经济分析》的作者周小川对于将数学规划运用到经济分析中具有丰富的经验,本书由其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对于经济学界相关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的相关人员而言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作者:姜建清、詹向阳中国金融出版社
国有银行股改史的成功对中国金融与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对中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巨大意义。记录、总结这段历史,不仅对中国银行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改革大业乃至银行业的发展都意义非凡。本书还对股改后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和期望。
《中国金融改革路线图》作者:黄益平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径山报告》项目年的研究成果。该书围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货币政策框架、资本市场改革等金融改革领域的焦点话题展开讨论,分析了金融改革政策近40年来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并围绕“构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是一部深入、全面论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著作。
《普惠金融导论》作者:焦瑾璞中国金融出版社
本书从普惠金融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框架、普惠金融的理论根源、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特点及成效、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果、普惠金融体系的监管理念和基本原则等诸多方面,深度剖析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本书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研究人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金融监管当局、政府部门以及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全球银行业转型镜鉴》作者:陈四清中国金融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析、介绍了全球银行业的格局及发展概况,同时重点介绍了美日银行业转型的经验及启示,以及欧洲银行业转型的经验及启示。最后,全面分析了我国银行转型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成功的案例。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分析,也有案例介绍,可读性较强。
《互联互通的金融大时代:小加随笔》作者:李小加中国金融出版社
纵观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随时代变化不断迭代与升级的历史。尤其是过去几十年,凭借大胆实干、灵活应变的精神,香港成功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机遇迅速转型,从一个区域性证券市场,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互联互通的金融大时代:小加随笔》一书中,香港证券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先生从香港金融业的大时代、资本的逻辑与监管的抉择、互联互通的共同市场、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突破等几个方面,对于香港金融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作者:肖钢中国金融出版社
本书回顾总结了五年来“一带一路”投融资的情况与特点,全面分析了制约投融资发展的问题与原因,提出构建利益风险共享、资金主体多元、体系运行高效、多边沟通有序的投融资新体系。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国际信贷规则及其构成要素,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资企业投融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对金融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金融秩序与行为监管——构建金融业行为监管与消费者保护体系》作者:孙天琦中国金融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中行为监管体系的构建”的研究成果,从法律体系、金融监管者、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国际组织等视角进行研究,囊括了行为监管的主要领域,分析了我国行为监管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我国行为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是近年来行为监管研究领域的有益探索。(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