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评论员刘柯
曾几何时,市场对于海天味业的高估值充满信心,乐观者认为海天将受益于消费升级,而且产品提价也是顺理成章,甚至部分商超是先给钱后给货。于是,海天味业可以被给到50倍以上的估值。但是,这一切都因为一份业绩增速只有3%的中报给毁了。
8月30日,海天味业披露了一份难堪的半年报,公司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36%;归母净利润33.53亿元,同比仅增长3.07%。要知道,一季度海天味业的净利润增长还有21%,很多人认为,从行业龙头的地位看,21%的业绩增速给60倍的估值还勉强能找到理由,酱油涨点价这个估值就可能消化,和以前三四线白酒的估值理由一样。但到了半年报的时候,业绩增速只有3%了,酱油可以随便提价吗?可能很难吧,商超里的调味品打折促销的可能更多,区域性品牌对海天的冲击也相当大。于是,海天这个曾经的大牛股挨了一个跌停,股价从去年底最高元算下来几近腰斩。
不仅仅是海天味业,很多前几年涨得不可思议的大消费品种最近都在经历“成长的烦恼”。大消费的总龙头贵州茅台破天荒地高调宣布产品降价,每瓶降价元。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茅台酒一直都是抢手货,不要说降价,就是涨价都难买到,于是股价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似乎一夜之间这个产品涨价与股价上涨的支撑逻辑突然变了,让人感慨不已;还有一度业绩增长相当稳健的中药大消费龙头云南白药,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居然比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6.57%,这也是云南白药自年于A股上市以来第三次净利润下降,更是首次降幅超20%。至于业绩下降的理由,是投资产生了亏损,但市场还是先跌为敬,看看云南白药的K线图,也是“半价酬宾”。
不知道在茅台降价,海天3%微小增速,以及涪陵榨菜、千禾味业等业绩下降的情况下,大消费还是不是机构的“心头肉”。从理性的角度讲,有卖方机构看高茅台到元以上的逻辑是茅台酒产品不断涨价,且产量不断释放,但现在茅台酒不仅没涨价还降价了,看高元的逻辑还成立不?如果成立,那现在元的茅台是不是该有多少买多少?说实话,“大消费龙头高估值”这个说法本身就很难自圆其说,比如市场给茅台、海天这些龙头50倍甚至更高的估值,但为什么同样是大消费龙头的伊利股份估值不到20倍?伊利不仅是国内奶制品的龙头,而且业绩增速远高于茅台、海天,相信打酱油、喝茅台的不比喝牛奶的多吧。
所以归根结底,理由都是人说的,以前要抱团取暖可以找各种理由,现在要见异思迁也可以名正言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笔者还是那个观点,大消费的估值就应该和季度平均业绩增速持平,也就是净利润按季度平均如果增速20%,就给20倍估值,像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片仔癀这些产品护城河宽一点的再给50%的估值溢价,再高就是在收“智商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