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能源超限战连载88碳经济碳政治温室效
TUhjnbcbe - 2023/3/27 18:0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http://m.39.net/pf/a_4638469.html

(思进注:近日,因俄乌冲突,能源问题几乎每天刷屏,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能源超限战》(年06月01日出版)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结论点出:“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一直以来,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看来毫不过时,那就从07月06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能源、环境和人口

(接上)气候门还没完,IPCC主席又陷色情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69岁的帕乔里,继其领导的气候报告数据出错后,年底发行了他的第一本小说,与他先前所写的枯燥学术巨著有着天壤之别,充斥着露骨性描写的“淫秽”内容。令人震惊的是,主张环保的他,却接受印度富豪———信实工业公司董事长什.安巴尼帮助宣传发行,该公司是印度最大的石油私营公司。通过此书的发布,人们把焦点集中到了帕乔里主持的印度“能量与资源”研究所(TERI)与“碳排放大户”公司的金钱关系上。

《每日电讯报》报道,帕乔里主管的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曾颁发环保奖项给一些资助过它的企业,包括百事可乐及本田汽车公司。帕乔里和妻子也是年奖项的评审团成员。英国媒体也曾揭露,帕乔里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担任多家公司的顾问,包括德意志银行、纽约飞马投资公司等,并获得巨额报酬。不过帕乔里否认这样的说法。

问题远远不止于一些科学界和个别政界人士的生财之道,事情一旦进入国家级政治家们的运作层面,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未来世界,能耗与生态环境的竞争也就是国家能力的竞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前途新观念,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早已成为全球共识。没有一个质疑者会反对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追求绿色GDP,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消除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开发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

但在缺乏充分科学论据的基础上,凭什么武断地得出“全球暖化”威胁、“温室气体”为害、二氧化碳元凶等一系列不容置疑的结论,从而高踞道德制高点,制造出了一个所谓“低碳”的全球理念,把降低“碳排放”作为拯救地球环境的紧急任务?

“碳足迹”、“碳标签”、“低碳经济”、“低碳金融”、“低碳投资”、“低碳政策”、“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股票”、“低碳行动”、“低碳能源”、“低碳排放”、“低碳消费”、“低碳营销”、“低碳饮食”、“低碳社会”、“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低碳超市”、“低碳建筑”、“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低碳达人”、“低碳旅游”、“低碳生活”、“天天低碳”,甚至“学低碳的孩子不会变坏”——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最新时尚。

“低碳”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只是一个环保、经济问题,实质上是政治大问题。

“低碳经济”火爆的背后,是借假科学之名以行的大国博弈,广大公众并不清楚,政治家和企业家在意的不是事情本身的真伪,而是它能带来的政治经济资源有多大。这是他们和一般立足良知和常识的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年4月16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97场主题报告会上,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的演讲。在演讲中,丁仲礼院士毫不客气地指责IPCC夸大了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度。他认为,以“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为“逻辑起点”的现有国际减排方案是发达国家设下的“陷阱”,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多数倍的未来人均排放权,其结果是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加大富国与贫国的差距。

说白了,“二氧化碳元凶论”水分多大,已不重要。既然“每个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全球暖化是真的”,“地球变暖的后果就是人类毁灭,这是被科学家证实了的”,精明老练的政治家们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唱反调(牛仔式美国总统小布什已经远去),尽可在“道德制高点”和“政治正确”的大旗下,纷纷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减排”调子越唱越高,按着自家利益量身打造,提出种种不顾有无科学根据,玄之又玄的操作模式。而所谓减排计算方法,包括减排量、碳交易和碳排放税,根本无法严格量化和细化,即便达成了份额指标协议,检测手段和可操作性,充满着令人挠头的不确定性、虚假性和投机性。

不难看出,二氧化碳排放限额问题,实质上相当于各个国家的能源使用限额问题,经济发展的限额问题,甚至各自的GDP的限额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未来世界各大国国际格局之争,实力对比之争,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之争。你会演“皇帝新衣”,我会玩“指鹿为马”,谁演出高明,占得上筹,就风光无限,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下表根据美国橡树岭国实验室二氧化碳情报分析中心(CarbonDioxideInformationAnalysisCenter,CDIAC)资料编制,列出年前20位的碳排放量(千吨)数据。可以看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排放量高居榜首,增幅最大;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也均呈增势,没有例外。而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排放量都已处于下行通道。那么,限制碳排放的大目标指向何方,孰利孰害,昭然若揭。

*与年比较(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
查看完整版本: 能源超限战连载88碳经济碳政治温室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