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市场竞争和融资约束对企业金融化有什么影响
TUhjnbcbe - 2023/5/8 23:06:00

一、企业金融化的定义

企业金融化不应只局限在一个角度界定,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来探究,所谓企业金融化首先需要确定企业本身应不属于金融企业,传统经营过程中以实体投资为主,随着对更高利润的追求或缓解企业的财务问题,而选择利润较高的金融市场,且金融类投资占据总投资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即该企业处于合理金融化阶段,当企业的效率收益从依赖于实体投资变成了金融投资,那么就说明企业处于过度金融化阶段。

二、投资效率的定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效率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就是对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化安排,另一方面就是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从而将劳动产出最大化。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可以在经济效益投资中,缩短投资时间或者节省投资成本,那么他们的投资效率就是高效的。企业的投资效率就是以效率的含义为基础,来分析是否企业自身的资金得到了高效的使用,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投资看成使企业创造产出的方式,在企业进行投资过程中,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如果通过资源的配比或者时间的运用创造出更多的收益,就是衡量企业投资效率的标准。由此可知,企业的投资效率是否较高,关键在于其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以及人力、资金的运用,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了更大的利润收益。

三、预防性储蓄理论

在上世纪初期凯恩斯就提出预防性储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预防手段,减少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的企业经营中的风险。随后Tobin和Mill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在金融资产方面持有上存在两种需求,一种是交易需求,另一种是预防性需求。其中预防性需求的动机就被称之为预防性动机。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进行交易,其中交易的速度、成本的需要等在某种程度上就影响着企业所持有的资金总额。企业为了避免由于资金短缺而产生的经营风险,就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金融资产投资。

这样如果企业的内部资金出现短缺的问题,实体投资缺少资金,那么企业就可以借助出售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方式,及时的实现资源变现,从而有效地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外部环境含有的不确定因素过多,为了稳定企业经营发展,减少企业风险的发生,那么企业展现出的预防性动机就会越强,企业进行金融化投资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

四、投资替代理论

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发展都受到企业资源的限制,因此企业在金融投资和实体投资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我们称二者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具体地讲就是当企业的资源总量一定时,如果企业将资金运用在长期、不可逆的实体投资过程中,那么流动资金就会减少,用在短期的金融投资的资源就会减少。反之亦然,这就是投资替代理论的实质。

在年Dumenil率先提出投资替代理论。这一理论出于对企业金融资产的投资动机进行考量,认为企业金融化的实质就是为了将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进行了短期金融投资,那么这部分投资就会挤占原有的实体投资的比例,从而证明了二者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特别是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提高自身的资本积累量,这就造成很多企业在进行实体投资时较为慎重,考量的因素也变得多了,而在进行金融领域投资时,由于投资收益时间较短,所以考量因素较少。同时大部分金融投资的回报率高于实体投资,最终导致实体投资比例减少,展现出企业对金融投资的偏好。这一现象也就验证了投资替代理论。

五、融资约束理论

资金需求的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了融资约束。具体来说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企业融资较难,且资金成本会有所提高。正是因为受到了融资的约束,也就导致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考量更多的因素。

以企业融资约束理论为基础,当出现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所实施的外部融资存在着一定风险性,同时需要的成本要高于向内部实施融资的成本。这也就造成了当企业出现资金问题时,总是有限考虑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问题。只有内部融资的结果没办法改变经营现状时,才会进行外部资本的市场融资。而投资周期短,转换成本不高的金融资产也就成为了企业内部资产获取资金的最为简便的方式。

六、投资效率理论

在宏观领域,一般来说,张军等学者在2002年也使用其他不同的指标值来考虑企业投资效率。比如投资回报率和资产产出率。在宏观经济行业中,产出率不是公司会计的总目标,会计总体目标,那麼增加量资产生产率就不适宜考量公司的投入高效率,现阶段,在学界考量企业投资高效率,比较权威性的办法是Verdi,在其看来,合理的项目投资是指在最终销售市场的假设下,即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标准,项目投资针对的是内部收益率为正的新项目,而不是内部收益率为负的工程项目。

在实际的销售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常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通常是因为投资者持有的数据无法区分使用价值高的企业和使用价值相关性低的企业。如果选择平均值进行评估,肯定会对公司的投资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七、金融化与企业投资效率

(一)企业金融化的效应

对于企业金融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有关于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两个效应就是“挤出效应”和“蓄水池效应”。所谓“挤出效应”就是当企业的资源具有一定限度的时候,如果企业对金融投资资源增多,就会相对的减少对实物投资的资源投入,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挤占的现象。

“蓄水池效应”实质是基于金融资产投资周期全,利润里高,因此如果企业遇到了资金问题,那么企业可以通过将金融资产变现的方式的筹措一部分资金,解决资金问题,减少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因此将企业金融化比作一个蓄水池,以备不时之需,确保企业的主营业务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市场竞争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外部力量。当市场竞争增大时,公司破产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增加了,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会认真、谨慎的对待公司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就提高了管理人员客观认识企业金融化的作用,防止盲目的开展企业金融化而导致企业效率的下降。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分析,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投资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管理人员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的资源分配,保证企业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此外为了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企业还要加大自身产品的研发方面的投资,这就相对减少了过度金融化的可能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2个假设:市场竞争对企业金融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缓解因企业金融化而造成实体投资效率下降的问题。

(三)融资约束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实体投资具有投入资金多、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不确定因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用来投资的资本的总额基本是固定的,这时候为了在同一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利润,部分企业更加倾向于灵活性高,投资周期短的金融类资产。这时候企业在选择资源分配时候极大的受到了融资约束的影响。

具体来说和由于市场中存在很多不定因素,因此企业通过内部融资获得资本和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资本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通过外部融资获所需要的成本较高,这也就造成企业外部融资的难度增加了。而企业的日常运营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所以往往当企业资金不足时有需要借助外部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这就导致企业受到了融资的约束,相对应的企业资金有限,投资水平也就受到了一定影响。

如果资本市场处于理想状态,企业在投资上的支出处于最优状态,那么融资约束就会造成企业实际投资的效率下降。特别是当高额的债务关系和企业资金短缺现象存在时,会严重减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投资水平,为了缓解企业债务关系,大部分企业就需要借助金融化的手段获取收益。金融化的程度越高,企业压缩原本就不充足的实体投资的资金就越强,最终就会抑制实体投资的效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场竞争和融资约束对企业金融化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