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贾永标刘赟裴熔徐兵陶纪燕)11月27日上午,由中国商贸物流银行联盟、郑州银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商贸物流银行联盟峰会在郑州举行。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物流学会副会长储雪俭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储雪俭表示,在新冠疫情和 冲击下,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仍然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不过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传统依赖线下、分散的供应链体系难以为继,需要通过金融赋能供应链,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金融相融合,为产业供应链生态体系提供金融支撑。
针对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强化产业链韧性和敏捷性,打造BtoB的智能化供应链服务平台体系和生态系统;二是强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化供应链体系建设;三是供应链的运行由订单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四是以物流大数据和智能化分析为基础,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金融支撑,提升用户黏性。
“产业数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储雪俭说,数字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产业数字化作为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抉择。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报告显示,到年,数字化的三股推动力,即去中介化、分散化、非物质化,将转变并创造10%至45%的行业总收入,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将席卷中国,拍打着各行各业,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转型机遇,提升效率、生产力以及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在储雪俭看来,金融商通过引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及物流商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内不同节点上的企业提供封闭的结算、授信、资产证券化、理财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盘活其流动资产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这是他所理解的供应链金融。
未来供应链物流金融的目标则是,提升供应链内部资金效率,最终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他还提到,由票据化到数据化再到模型化,供应链金融在演变中将持续呈现可视化、模型化、质押标的虚拟化等特点。其中通过可视化,可以直观地感知供应链物流金融、检测金融信息,发现供应链物流金融新计划。
责编:陶纪燕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